![]() |
|
|||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叢屹
中國特色的房地產市場,源於中國特色的土地制度。對商品房價格而言,地價(包括政府部門圍繞房地產開發的行政性收費)、貸款利息、開發商壟斷利潤,是壓在其上的三座大山。兼有貨幣政策配合,多部門利益糾纏一起,上演房價『無間道』。是造成中國房價問題難解的根本原因。
據稱,溫總理近日在澳門視察時表示,『內地房價就是壓不下來』,『這裡有多方面的因素,也很復雜,如果真的買不到房,可以考慮用先租的辦法』。總理的無奈,百姓何以承受?
但筆者堅持自己的認識,自08年起,就一直鼓吹保障房建設。前一階段,從新國十條出臺,保障房建設由中央喊起,近期何以聲音又減弱?接近年底,各地方政府能否完成進度?
房價的理順,靠打壓是不夠的,根本在於供需結構的理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需要保障房建設供給滿足,否則,供需結構難以理順,價格自然就會走上畸形發展。
近期內,聽到更多的是『限購、限貸』等限制需求的措施。對此,筆者認為,特定時期,為穩住房價這一重要資產價格,抵御通脹和熱錢炒作,限制商品房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但切勿『一刀切』,應當區別對待保障性住房供給中的購買和貸款,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優惠。也就是說,應當實行『嚴商品房,寬保障房』的政策,有堵有疏。
為此,建議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針對這一時期的特點,針對保障房的建設和供給,聯合研究商討並出臺相關政策,一方面,『以獎代補』,繼續支持鼓勵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設,嚴格執行土地供應中的保障房用地比例;另一方面,給予中低收入者購買保障房以更多的優惠和補貼,對保障房購買貸款(包括使用公積金貸款)給予更多的利率優惠。
唯此,緩解民生之痛,分擔總理之懮。(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