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乾意見》,提出了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2日就『國十條』能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等難題的相關詢問,接受了記者采訪。
公辦民辦並舉:為家長提供多樣化選擇空間
根據2009年的統計,全國幼兒園共有13.8萬所,在園兒童2657.8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51%。這樣看來我國還有將近一半的適齡兒童未能接受學前教育。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制定過程中,學前教育短缺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從整體上看,學前教育仍然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集中表現在資源短缺,投入不足,必須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國十條』立足當前,兼顧長遠,是積極發展學前教育、著力破解『入園難』的動員令,必將對全社會提高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億萬兒童健康成長,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國十條』突出強調了學前教育的教育屬性和社會公益屬性,明確指出,未來我國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還會采取多種措施來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辦學,為家長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選擇空間。
當前,如何讓大量的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也是很大問題。針對此,『國十條』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稅費減免等政策,就是要讓老百姓能夠受益。同時,針對學前教育資源城鄉差距過大的現狀,國家將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教育體系,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學前教育。
將近一半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的適齡兒童中,大多數在中西部鄉鎮地區,要努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的學前教育網絡,發展學前教育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因此一定要努力擴大農村的資源,並且形成縣、鄉、村三級的網絡,使農村的孩子有學上。針對這些適齡兒童,『國十條』提出四條措施。納入規劃;加大投入;完善網絡;改善條件。
根據『國十條』,今後我國要制定三年行動計劃,要深入調查,准確掌握當地學前教育的基本狀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科學測算未來三年學前教育需求和供需缺口。確定發展目標,分解年度任務,落實項目經費,以縣為單位編制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各省份的行動計劃要在明年3月底前編制完成。各地要建立督促檢查、考核獎懲和問責機制,確保發展學前教育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