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的津城氣溫,7月偏高,9月偏高,到了11月份依舊明顯偏高。根據氣象部門的監測顯示,11月份全市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高1.2℃,特別是市區比常年同期高2.1℃,比去年同期高4.5℃,與1995年和2006年同為近60年同期第四高。
市區氣溫偏高入冬偏晚
今年寶坻、北辰、靜海和津南均在10月25日至29日期間,趕在『立冬』節氣前提前步入冬季,除市區外,其他8個區縣也在11月8日進入了冬季,入冬時間接近氣候平均值。根據氣象監測顯示,從11月12日開始,市區連續5天的平均氣溫穩定低於10℃,終於進入冬季。與往年相比,今年市區入冬時間偏晚,其中,城市熱島效應是主要原因之一。
氣象專家介紹,11月上旬、中旬和下旬,市區的平均氣溫分別比常年同期高1.6℃、2.6℃和2.2℃。其中,市區11月中旬和下旬的平均氣溫均列近60年來同期的第七位。氣象資料顯示,近60年中,市區入冬時間偏晚、出現在11月中旬的共有11年,最晚入冬時間是在11月16日。近10年中,市區入冬時間在11月中旬的有2004年、2005年和2006年。
華北地區霧日呈下降趨勢
根據氣象觀測規范定義,大霧是水平能見度低於1000米的天氣現象,水平能見度低於500米的為濃霧。大霧和濃霧是常見的災害性天氣,市區年平均大霧日數為17天,主要集中在11月至轉年1月,其中,市區11月平均霧日為4天,歷史上11月大霧日最多的年份為1997年,該月有10天霧日。近10年來,華北大部分地區持續乾旱少雨,加上蒸發量明顯大於降水量,空氣濕度降低,大霧日數總體呈下降趨勢。近10年來,市區11月大霧日最多的年份是2006年,該月有5天霧日。今年11月,市區、塘沽和大港未出現大霧日,其他區縣大霧日為1至3天。氣象部門提醒市民,高速公路因交通流量大、車速快,遇大霧和濃霧天氣時要謹慎行車,注意安全。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