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與電臺直播節目,與聽眾進行了交流。在談到房價問題時,溫家寶說,他將繼續為實現房價的合理水平而努力,絕不會退縮,並將實行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和抑制投機等措施。溫家寶說,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房價會回到合理的價位。
今年年初,溫家寶總理在談到房價問題時表示,有信心使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如今總理再次承諾讓房價回歸合理水平,顯示了中央調控房價的決心毫不動搖。
總理之所以再次表示,有信心讓房價回到合理價位,我認為有四個原因:一是房價是當前最大的民生問題之一,而且增加了經濟和金融風險,即使調控難度再大也要迎難而上;二是調控房價中央有信心,公眾纔有信心;三是調控房價可動手的武器還有很多;四是明年計劃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讓總理更有底氣。
不過,中央有信心調控房價並不等於有關部門就有十足信心。不久前,某房地產主管部門負責人就坦言,房地產調控有『六難』,如城鎮化發展帶來的剛性需求、民間資本投資領域過窄、全球化的熱錢湧動與人民幣昇值預期相結合等——說的都是大實話,但為難情緒卻表露無遺。
顯然,作為一個13億人口大國的總理,面對的重大問題不僅僅是房價,我們不能指望總理整天圍著房價轉。因此,對於『總理有信心讓房價回到合理價位』的解讀,我認為有三個角度:其一,讓監管部門樹立調控信心;其二,給信心不足的社會公眾打氣;其三,給市場傳遞信號,以改變房價上漲預期。
所以,要把總理的信心變成現實,還在於宏觀調控要給力——不但調控的精准度、力度要給力,而且政策的執行和落實也要給力。但觀察現實,宏觀調控並不太給力,沒有解決土地財政問題,可以說精准度不夠;政策執行不夠,總理也承認『現在看落實的還不夠好』。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