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解志勇老師

訪談現場
解志勇:煙企獲取利潤方式不道德公益機構不應接受其捐款
主持人:根據《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煙草企業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廣告營銷及贊助的現象都應該是被禁止的,最近注意到越來越多媒體報道煙草企業以慈善捐款的形式來進行一種變相的營銷,請問解老師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
解志勇:毫無疑問,這種做法是違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目前我們國家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煙草企業不能這樣做,所以煙草企業鑽了法律的空子,以捐助慈善事業形式來做,目的是為了做廣告,為了營銷,真正著眼點不是在慈善事業。
楊功煥:我很同意解老師觀點,最近看到的捐贈好像是為了慈善事業,實際上所有操作都是煙草公司營銷策略,其目的就是以這種方式提高它的品牌效益。
主持人:有一些公益機構的負責人他們接受了這個善款,有人提出只要煙企不在這個過程中做宣傳就可以。
楊功煥:事實上很難說煙企不在這個過程中做宣傳,就像前一段時間爭論得很厲害的『金葉基金』。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煙草企業更多的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象,。
解志勇:實際上對於學校的贊助,對中小學的贊助,很容易形成一種『煙草企業是好的』、『煙草是好的』這樣壞的印象,甚至出現了『煙草助你成纔』這樣的廣告。
楊功煥:還出現過希望孩子『向紅河奔騰的地方飛去』的說法。
解志勇:改變了孩子對煙草有害健康看法的做法都是不道德德行為。
主持人:煙草做慈善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營銷,如果說讓他去掉這種宣傳的目的,再讓煙企捐款就會很難。公益組織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做?
楊功煥:應該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讓國家來征收,通過國家的方式來捐贈,徹底切斷煙草企業和捐贈的聯系。
解志勇:雖然法律上煙草公司的錢並不是違法所得的,但是如果我從道德的角度去評價,煙企的利潤是以別人失去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獲得,它是不道德的。用這來的錢來做慈善,你會同意嗎?
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美國的情況,在這方面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沙梅特:就像在中國一樣,在美國沒有法律規定不可以把錢捐給慈善事業,美國的煙草公司會出錢資助文化事業以及一些慈善事業,他們是為了同樣的目的——能夠有一個好的形象面對公眾。但是不會直接把錢給學校,如果煙企把錢直接給學校,反而會給他們帶來負面的效應,因為美國的父母都明白,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煙。
楊功煥:不足1/4的人完全了解煙草危害煙盒應印上具體口號
主持人:我國的煙盒上都印著道『吸煙有害健康』,這個說法被大家所熟知,真正了解吸煙危害的人多嗎?
楊功煥:過去十幾年以來,國人對吸煙所導致的危害的知識有所上昇。比如說我們在1996年調查的時候,只有40%的人知道吸煙會導致肺癌,現在有70%的人知道。在1996年的時候只有4%的人知道吸煙會加重心髒病的發生,但是現在可能達到了30%多。但總體上比例並不高,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人完全了解煙草會帶來身體的危害,多數人了解到的危害並不完整,都是比較支離破碎的。
主持人:中國吸煙人口大概佔總人口多大的比例?
楊功煥:中國男性吸煙率是很高的,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男性都是吸煙者,成人女性吸煙率在3%到4%,現在正在吸煙的人有3億。
主持人:您剛纔說到不足四分之一的人完全了解吸煙的危害性,大部分人沒有獲取到信息的阻礙是什麼?
楊功煥:應該說健康教育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傳播方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煙盒包裝上印上『吸煙會導致肺癌』、『吸煙會誘發心髒病』這樣的具體的口號,但是可惜這種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並沒有在中國有效的實施,所以中國的老百姓對吸煙有害健康的知識改進並不大。如果像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在煙盒上印具體健康結局的警示,吸煙者一天可以看到很多遍,最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思,可是中國沒有很好的執行。
楊功煥:中國履約情況不佳執行難不應成為不立法理由
主持人:最近將要發布《控煙與中國未來——中外專家中國煙草使用與煙草控制聯合評估報告》,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完成這個報告的背景是怎樣的,現在控煙狀況又是怎麼評價?
楊功煥:《公約》中有關鍵的五條政策為保護人們免受二手煙危害:提供戒煙幫助,警示煙草危害,全面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以及煙草加稅和加價,這五個方面中國基本沒有什麼新的進展。明年1月9號是《公約》在中國生效五周年,到時社會各界都會關注中國的控煙,我想對過去五年控煙工作做一個回顧是必須的,這個回顧的結論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幾年更好的推進中國的控煙工作。
主持人:您提到評估的結果並不是很好。
楊功煥:對。
主持人:南昌市防止二手煙立法工作正在進行,《南昌市控制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條例》有希望成為大陸第一個出臺的符合《公約》第8條及其實施准則要求的法律,上周五進行的二審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進行表決通過,還將進行三審。二審中部分委員提出辦公樓的公共辦公區域應該禁止吸煙,但其他區域不應包括在內,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不應該全面禁止吸煙。這些場所實行全面無煙是否很難?
楊功煥:,《南昌市控制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條例》的立法基礎是保護不吸煙者的健康,所以如果大家明白這個基礎,並且又知道二手煙煙霧是無所不在的話,對那些場所是否實行全面禁煙就會很清楚。因為二手煙煙霧流動是不受空間和隔牆影響的,因為空調、通風、門窗開關等原因,二手煙草煙霧會從一個房間擴散出去到其他的房間。
在一個室內環境中,我們不能劃一條線說這邊是吸煙的,這邊是不吸煙者的。因為大廈的空調系統會造成各房間裡空氣的循環,不同房間、不同樓層之間的空氣是會流通的。如果大樓要想保護不吸煙者免受二手煙的危害,就必須保證室內環境百分之百無煙。還有一點,卷煙是一個非常強的污染源,它裡面含有很多細微顆粒物和一些有毒的氣體,我們是沒有辦法把空氣中含有的這些污染物和有毒物質排出去的。
主持人:如果說整個大樓有極個別的人在吸煙,他們所產生的二手煙,通過空調傳播到別的辦公室、別的樓層,煙霧的濃度已經被稀釋了,還會對我造成很大的傷害嗎?
沙梅特:根據科學家們已經得出的結論,煙草煙霧沒有安全暴露水平,哪怕是一個人吸煙,他產生的煙草煙霧也會對別的人產生危害。
楊功煥:已經有很多證據,特別是有冠心病的人,一旦有二手煙煙霧的刺激,會引發冠心病的發作、誘發心肌梗塞等疾病。很多人以為他吸了二手煙是在慢慢發生作用,其實有很多突發的情況。我們有過測試,在30平米的房間內即使只有一個人吸煙,在五分鍾內,房間的各個角落裡都會檢測到非常高的二手煙霧濃度。
解志勇:像南昌這種立法,已經著眼於防止二手煙、防止煙草對人產生危害,這個定位是非常好的。問題就是他界定的這個區域,所謂的室內,就是一般理解的四周有圍牆,上面有個頂,這就是室內。一棟大樓本身就是一個室內,在這個樓裡你不可能拿出一小部分來說這個不屬於室內,或者說可以豁免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外很多機場不設吸煙室的原因。既然這個機場的候機樓本身是一個公共場所,如果設一個吸煙室的話,就相當於沒有隔離二手煙。
主持人:有人質疑說這個立法的步伐走得太快了,說界定范圍一下子框進來太多了,其實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楊功煥:是,當然在立法藝術上可以分步走,但是從立法的標准來說,必須是按照《公約》的要求走,否則它沒有意義。
沙梅特:以前人們坐飛機是可以吸煙的,今天大家都不允許在飛機上吸煙了。現在大家都接受了,那就是飛機上不允許吸煙,如果你吸煙的話就會被懲罰。
大約25年前,我在美國國會跟大家講到飛機上禁煙的問題,很多人都說不可能實現的,但是過了五、六年全部實現了,沒有任何問題。
主持人:在美國說到室內公共場所,尤其辦公大樓的控煙,可以實現百分之百的禁煙,從90%幾的禁煙到百分之百禁煙,這個坎是怎麼跨過去的?
沙梅特: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這個是可行的,能夠做到的。因為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有這樣的信心非常重要。第二,我想領導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煙草行業總是在混淆視聽,比如說沒有必要實行百分之百的禁煙,可以清潔空氣等等說法,公共衛生專家應該告訴公眾實際的情況。
主持人:如果公共范圍領域界定得很嚴格的話,您覺得會存在執法難這樣的問題嗎?
楊功煥:其實是兩個層次的問題,不是說執法難就不做,首先是該不該做,所以沙梅特剛提到需要有信心,你覺得應該做,並且有先例證明它是做得到的,當然執法中有一些不足是避免不了的,但是首先必須認為它能做,有信心去做,然後我們討論它如何做。
主持人:三審時間還沒有確定,不知道楊教授有沒有設想過,您希望中國什麼時候能夠出臺第一部這樣的法規?
楊功煥:不是我希望,這是政府的莊嚴承諾。雖然明年1月9日出臺主要一部法律看來是實現不了,也可能會晚幾年,但是這個積極推動是必須的,也是政府的職責。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