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自然博物館袁樂洋博士(右)與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在一起測量月魚。
在溫嶺松門拍攝的月魚。
浙江在線12月29日訊
昨日,浙江自然博物館專家趕到溫嶺市松門鎮,征收了一條國內罕見的月魚,准備制作成標本,向公眾展覽。
這條月魚長1.22米,寬0.7米,重50多公斤,體形扁平,呈紡錘形,頭小眼大,嘴巴向前突出,胸腹部較圓。體色鮮明美觀,上部為藍色,下部為玫瑰色,鰭及?為鮮紅色,體側布滿白色的斑點。據浙江自然博物館袁樂洋博士介紹:『月魚隸屬於月魚目,月魚科,月魚屬,是一種罕見的魚類種類。它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熱帶或溫帶海域,在中國臺灣海域也有分布,但在中國大陸很少有記載。』
據了解,這條月魚是12月26日一位舟山漁民在臺州附近東海230海區捕獲的,當日運到溫嶺銷售,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條怪魚是什麼魚。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大隊長林育明接到報告後,及時與浙江自然博物館取得聯系。經考證,這條魚竟然是國內罕見的月魚。至於月魚為什麼在我國東海出現,目前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