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進黨質疑連勝文槍擊案
擬對五都選舉提當選無效之訴
東南網12月30日綜合報道,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槍擊案餘波盪漾,民進黨加強“政治施壓”,黨主席蔡英文昨天指出,槍擊案至今已一個多月,許多人懷疑當局想“草草結案、掩蓋真相”,民進黨考慮明天提出當選無效之訴,至於針對哪一都提訴訟,尚待研議。
此外,民進黨民調也顯示,近七成民衆不相信連勝文槍擊案是誤擊傷人事件;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明天將在“立法院”會提案,要求成立“一一二六槍擊事件與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閱委員會”。
對於民進黨這兩項訴求,國民黨祕書長金溥聰表示“歡迎”,他說,只要不是操弄民粹者,都看得出繼續炒作此事“滿臉豆花的絕對不會是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也表示,尊重所有個人和政黨,依照法律程序所做的決定。
蔡英文昨天表示,連勝文槍擊案的重要資訊都被封鎖,檢警對案情的說法也前後矛盾;更離譜的是,負責治安的官員沒人遭到懲處,和槍擊案糾結不清的關係人,甚至被國民黨提名並當選新北市副議長。
她說,民進黨有責任帶領支持者走出選後情緒,但槍擊案真相越查越模糊,眼看社會的信賴面臨崩解,民進黨有必要採取行動,相關機關應公佈重要資訊,不要躲在偵查不公開或個人隱私等藉口背後。
蔡英文強調,“我們不是輸不起,也不是要升高社會對立”,而是希望真相大白、資訊被公開檢驗,避免隱藏在臺灣社會及民主機制的風險,進一步傷害民主發展。她說,黨中央近日將再與律師研議,若存在訴訟的合理性,民進黨將慎重考慮提出當選無效之訴。馬英九雖不應干預調查,但當局沒能力快速釐清案情,馬英九不該置身事外。
民進黨民調顯示,69.7%的民衆不相信“檢調單位指出,這只是單純的誤擊傷人事件”;56.1%民衆不滿意檢警偵辦連勝文槍擊案件的進度。
2012綠快提名了
選前一顆子彈,選後政治效應延燒。連勝文槍擊案一個多月後,民進黨才“慎重考慮”提當選無效,特別是在黨內2012提名前要大動作提告,難免令人質疑“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槍擊案不僅打在連勝文身上,臺灣社會也受到衝擊。不同於死無對證的三一九槍擊案,連勝文案的人證、物證俱在,若執政當局始終無法釐清真相,不過是凸顯“當局的無能”;但若有人想借此圖利,將讓人看清“政客的嘴臉”。
就政治層面而言,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第一時間已承認敗選,也沒有綠營政治人物帶頭上街頭,確實展現難得的政治風度,但許多支持者不斷質疑黨中央太軟弱,“獨派”大佬黃崑虎就曾呼籲黨中央提告。
槍擊案發生一個多月後,民進黨開始進入2012的提名角力期,此時民進黨中常會才考慮提告反擊,難免引發懷疑:民進黨是不是藉由對外提告,轉移內部壓力?
就實質程序來看,明天是提告最後期限,民進黨高層爲何至今無法說明何時提告?提告範圍是針對所有“五都”市長當選人,或僅限於新北市長朱立倫?
即使成立一一二六槍擊案真相調查委員會,基層查案人員主要還是來自是馬當局主政下的司法系統,調查出來的結果若不符預期,民進黨支持者能接受嗎?或者民進黨覺得結果不重要,只要累積選舉相罵本即可?
2004年“兩顆子彈”,連戰提當選無效之訴,曾被民進黨大肆批判,還說國民黨“輸不起”;2010年“一顆子彈”,民進黨也步上訴訟之路,難道不怕“昨是今非”的質疑?
除檢方、選委會外同選區選將才能告
根據“公職人員選罷法”的規定,有權提出當選無效之訴的是選委會、檢察官或同一選舉區的候選人;從當選人名單公告之日起30天內,以當選人爲被告,向管轄法院提起。
“選罷法”列出三種情形可以提起當選無效之訴,包括當選票數不實、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方法妨害他人競選,或賄選。如果法院審理後,判決當選無效確定,當選人的當選就視爲無效;已就職者,應自判決確定之日起,解除職務。
陳水扁在2004年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當時國親陣營質疑兩顆子彈發生在投票日前一天,動機不單純,影響選舉,於是向法院提起陳水扁當選無效之訴。
但臺“最高法院”判決國親陣營敗訴確定,主要理由是三一九槍擊案的兩顆子彈,在客觀上不足以妨害他人自由投票。
民進黨不排除提當選無效訴訟
金溥聰:會很難看
東南網12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道,民進黨中常會聽取連勝文遭槍擊案相關法律報告,決議不排除提出當選無效之訴。黨主席蔡英文指出,民進黨不是輸不起或升高對立,而是要讓真相大白,這是在野黨的責任。
金溥聰29日晚間表示,民進黨如果提告,只會越來越難看,因爲真正明瞭事理、不操弄民粹的人都知道,這個事情的本質、事件的真相,至今調查還沒有結束,還有很多證據都還沒有出來。
金溥聰表示,歡迎民進黨提出當選無效之訴,“到時候難看的、滿臉豆花的,絕對不會是國民黨”。
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蘇俊賓表示,尊重所有公民與政黨的法律權益;民進黨要採取怎樣的程序與步驟,國民黨尊重。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在“五都”選前之夜,爲新北市議員候選人站臺時遭槍擊,綠營部分人士認爲影響選舉,民進黨日前並決定控告4名國民黨“立委”刻意誤導民衆認知,意圖使人不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