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史鐵生笑對生死 |
著名作家史鐵生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時期因病癱瘓的史鐵生堅強樂觀,曾以《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千千萬萬讀者。他曾表示,『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
北京市作家協會31日對外宣布,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駐會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作家協會副主席史鐵生同志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於2010年12月31日3時46分在北京病逝,享年60歲。
『最狂妄的年齡』癱瘓笑對生死『感謝卓別林』
史鐵生1972年不幸癱瘓,後來身患尿毒癥,需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命運對史鐵生不能不用殘酷來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針刺,讓他的血管變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卻用筆來超越生命的困境,寫出了《我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等大量優秀作品,其詩性的語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
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在他的作品《務虛筆記》和《病隙碎筆》中,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
據《遼沈晚報》報道,當談到生死時,史鐵生說道,『有位哲人說,命運就是一出人間戲劇,角色是不可調換的。當我的雙腿和兩個腎都被拿走的時候,我的身體失靈了。這是我所認為的命運。有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句話,我覺得挺有道理,它說: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活——一種是悲慘的生活,一種叫非常悲慘的生活。我覺得活著就是你對生命有疑問,對生活有疑難。但是關鍵在於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
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在《城市之光》這部電影裡,女主人公要自殺,卓別林將其救下,這女的說:你沒權利不讓我死?卓別林的回答讓我至今難忘:急什麼?咱們早晚不都得死?這是參透生死的大師態度。我想他是在說,這是困境,誰也逃不過,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與困境周旋。這需要靠愛去延緩死亡。 』
《我與地壇》被選入課本激勵青年學子
據《文學報》報道,1991年1月號《上海文學》發表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標題既非小說也非散文,甚至不是『名家近作』,而是以『史鐵生近作』作為標題。
《我與地壇》發表後引起了全國讀者的注意。它的部分章節被入選到高中的語文課本之中,感染了更多的年輕學子。《我與地壇》被多家選刊轉載,他們將它歸入散文范疇,但也有作為小說轉載的。編輯部收到不少讀者來信,許多人說,史鐵生的這篇文章深深地打動了他們的靈魂,一些受病痛折磨和煩惱困惑的人由此得到了慰藉。有一個讀者說得更是極端,他說1991年整個中國文壇沒有文章,只有《我與地壇》立著。
史鐵生談創作與財富:有志文學的人,要另有謀生之道
由於身染疾病且堅持的純文學創作,史鐵生的經濟情況並不好,生活很艱難。作家陳村還曾替史鐵生呼吁,希望支持純文學創作的『專業作家』制度能夠吸納史鐵生,幫助他解除後顧之懮,使之能創作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史鐵生本人在談到創作與財富問題時表示,『有志文學的人,一定要有思想准備,就是你要另有謀生之道。』他說。
史鐵生說,『只要不犯法,能生存的方式,都是他的自由。』
『寫一些能掙錢的作品,來養活不能掙錢的作品,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他說。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