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蒼明又一村(國畫)洪貴明
展望2011年,『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將給經濟注入新動力,新興戰略性產業規劃的啟動、居民消費昇級和城鎮化進一步加快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但考慮到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尚未全面恢復,刺激政策邊際效應遞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綜合判斷經濟增速將較2010年有所下滑。
世界經濟復蘇乏力 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強
2011年,世界經濟總體有望延續復蘇態勢,但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世界經濟還沒有進入穩定增長的良性循環,系統性和結構性風險仍然比較突出。2011年世界經濟增速低於2010年,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將對我國外需、物價和匯率等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
(一)全球經濟處於四重經濟周期下行的疊加期
從短周期看,回補存貨周期帶動下的全球經濟快速回昇已於2010年一、二季度見頂,在政策刺激效應遞減、庫存回補結束的影響下,2010年二季度開始主要經濟體先後出現增速回落趨勢。從設備更新周期看,因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投資回報率較低,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尚未到來,處在『產業換擋』調整期。從房地產周期看,目前歐美等國房地產市場依然極度低迷,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從技術創新長周期看,目前全球正孕育著新能源、低碳技術革命,但尚未出現重大技術突破。四重經濟周期處於下行的疊加期,因此,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
(二)財政金融風險仍待化解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隱患尚未消除,部分國家實施財政緊縮政策後續影響不容忽視;金融體系潛在風險依然較大,貨幣政策實施效果大打折扣。據IMF估計,2007?2010年全球金融機構累計出現的有毒資產規模可能達到4萬億美元,目前僅核銷了一半左右,其中歐洲較為滯後。壞賬和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使金融機構的融資功能和市場流動性都受到嚴重制約,金融體系功能完全恢復還有待時日,金融機構還沒有做好推動實體經濟進入新周期的准備。因此,當前世界經濟仍面臨著較大的周期性調整壓力,短期內無法進入下一輪經濟上昇期。
(三)各國經濟政策將明顯分化
主要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難下。目前,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失業率分別維持在9.6%、10.0%和5.2%的高位,表明各國的經濟復蘇只是從低谷恢復性反彈,並未帶動就業增長,是一種無就業復蘇。
發達國家已著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來對衝『二次衰退風險』,這將嚴重影響各國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的節奏,新興市場國家受到國際『熱錢』的追捧,物價和資產價格上行壓力較大。全球性貨幣超發正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輸入性通脹壓力。在美國經濟真正好轉之前,美聯儲將繼續推行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元大量放出,湧入大宗商品市場,加上國際投機資本的借機炒作,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2011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經濟表現進一步分化,發達國家宏觀政策將基本維持寬松取向甚至進一步加大寬松力度,但新興市場國家宏觀政策必須考慮通貨膨脹壓力,有的甚至轉向中性或緊縮取向。
『十二五』開局注入新活力 國內環境進一步好轉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指導下,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有利條件。
(一)有利條件
1.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全面啟動將帶來一大批產業昇級投資項目的開工,投資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中央關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布局是支持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這必將帶動各地區經濟實現較快增長,並推動區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形成區域輪動的新格局。3.隨著『新非公36條』政策不斷細化和落實,民間投資領域逐步拓寬,投資環境不斷優化。4.『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啟動將使居民收入增長加快有了體制性保障。5.就業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將推動城鄉居民消費進一步活躍,消費品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繁榮局面。
(二)困難和挑戰
在民間資本和居民消費的帶動下,我國經濟自主性復蘇動力不斷恢復,對2011年經濟增速形成有效支橕。與此同時,經濟發展還面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不少新的困難和挑戰。
首先,轉變發展方式和實現結構調整面臨諸多體制性結構性障礙。轉方式、調結構面臨財稅體制、資源價格管制、政府過度介入投融資領域等體制性障礙,也受到高耗能行業產能總規模過大的結構性限制。
其次,各地投資衝動強烈,財政金融系統性風險較大。我國長期存在的過多依靠能源資源投入支橕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沒有出現根本性轉變。
第三,農業基礎薄弱,農產品供求『緊平衡』危及物價穩定。農業生產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資源供給與快速人口城市化對農產品商品量需求之間維持十分脆弱的緊平衡關系,稍有天災就矛盾突出。
第四,當前,房價與居民收入之間、保障房建設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不可能迅速得到根本緩解。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強化,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居民消費的短期增速,加大下一階段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難度和壓力。
第五,各種要素成本上昇壓力較大。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地價、工資和利率匯率等要素價格上漲的壓力逐步累積。
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總體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經模型測算,我國經濟可望在結構調整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GDP增長9.5%左右。總量上供求平衡是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工業品價格受產能過剩影響有一定下行壓力,農產品價格漲幅受自然氣候影響有較大不確定性,服務業價格受勞動力成本上昇等因素推動有一定上漲壓力,政府主動推出的資源能源類產品價格和環保類收費改革對物價水平也有一定影響。經過精心調控,妥善應對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可以將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4%左右。城鎮新增就業需求與上年大體相當,國際收支狀況將進一步好轉。
-固定資產投資形勢預測
由於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一大批『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加上前兩年大規模開工的項目投資增長慣性較強,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仍然較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合理規模的有利條件較多;但對部分傳統行業的新增產能投資的限制、房地產商可能出現觀望徘徊而放緩投資進度、地方政府融資能力受到規范性要求的約束等因素將影響2011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特別是新興產業尚未發展到企業開始大規模產業興替型固定設備更新投資階段,民間投資自主增長意願不強,預計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為24%左右,實際增速比2010年有所回落。
-消費形勢預測
2011年消費保持平穩增長具備諸多有利因素,近年來就業形勢和工資水平變化為擴大消費增強了後勁,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有助於減輕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懮,儲蓄消費型增長模式使我國消費有較強穩定性,但房價、物價上漲對部分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有較大負面影響,家電下鄉、家電和汽車摩托車以舊換新等擴大消費政策出現效應遞減現象,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預計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8.5%,實際增長14%左右,與2010年持平。
-進出口貿易形勢預測
外貿出口增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發達國家高失業率使居民消費增長疲弱,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中國商品的需求;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明顯增多。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將減弱對原材料進口的新增需求,人民幣一定幅度的昇值對貿易結構調整有較大影響,我國產業結構昇級將帶動出口貿易結構昇級,技術含量較高的資本品出口增長快於傳統優勢產品,我國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可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1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將比2010年有所回落。初步預測,外貿出口同比增長16%左右,進口增長20%左右,順差1650億美元,同比下降13.2%左右。
2011年宏觀政策展望
2011年,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積極穩健、審慎靈活,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通過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並用的方式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同比增長16%左右,新增貸款規模全年保持7萬億元左右,企業從證券市場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規模大於2010年,全社會資金寬松有度。
固定資產投資政策進一步突出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政策導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經濟增長點、民生工程、民間投資等鼓勵性投資方向和投資主體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同時,堅決抑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項目的新開工,嚴格把好政府新開工投資項目質量關。(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徐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