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科研人員在調試設備
天津北方網訊 我國首座獨立設計、制造、運行管理與維護的天文科考智能支橕平臺今天在南極昆侖站成功運行。該平臺由東南大學和南極天文中心聯合研制。
據了解,該平臺攻克了昆侖站所在的南極Dome A地區極寒、低氣壓、缺氧條件下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將為我國運行於該地區的各類天文科考儀器提供能源動力、就地自動監測與控制、遠程遙測與遙控及海量數據存儲等技術支持。
平臺單臺機組輸出功率1.8千瓦,最多可6臺機組並網運行,並可實現無人值守自主運行,在輸出功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超出國外同類平臺的水平,同時由於平臺的遠程監控和數據接收中心位於國內,因而打破了我國南極天文科考受制於人的尷尬局面。平臺的成功運行得到了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南極大氣的清淨度和透明度很好,特別是整個天空非常清淨,最新研究表明,南極高原可能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臺址,很多方面接近太空天文站。曾有研究說,在Dome A地區觀測天體的效果堪比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在昆侖站建設天文臺,對宇宙深空、暗物質觀測等前沿課題具有重要意義。在前幾次南極科學考察中,我國已對Dome A地區進行了天文臺址的測量和研究,並計劃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