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10年12月29日,由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2010年全國『十大老齡新聞人物』在北京揭曉,重慶市墊江縣『爺爺維權團』以維權使者人物而榜上有名。
評委會對『爺爺維權團』給出的獲評理由是:重慶市墊江縣有一支平均年齡為70歲、全部由離退休老人組成的『爺爺維權團』。10年來,這支由18位老人組成的義務維權志願者隊伍,在當地工商機關的支持下,堅持公益、義務維權活動,並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承擔交通費、通訊費等維權經費,至今已成功解決投訴123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近5000萬元。
『我們對這個團隊的成員年齡不設上限,這裡的老人們太有熱情了,誰也不肯退啊。』墊江縣工商局副局長曾勇說。
在重慶市墊江縣有這樣18位老人,他們都是企業離退休乾部,年齡最大的83歲,平均年齡60歲,『最近加入了一個40歲的記者,名叫肖漠語,這纔把我們的平均年齡拉低了,以前平均年齡可是70歲。』年齡最大的團長皮志賢告訴記者。他們不是法律專家,卻通過自學精通了維權法規,多次完成獨立調查,並不遺餘力地幫助周圍的人普及法律知識。
如今,『爺爺維權團』已經名聲在外,並且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政府和這些老人的磨合期也不算短,雖然我們一直希望幫助他們,但起初他們並不信任我們。不過,日久見人心,現在這些老頭跟我們關系很好,經常成為縣委書記的座上賓,我們還為他們爭取到了維權證,並且提供活動場所和一些活動經費。』曾勇說,『他們的維權貼近民生,調查取證有根有據,讓人不得不佩服,常常讓縣委書記、縣長親自下令整改,這很難得。』
對於縣政府給予的信任和支持,團長皮志賢毫不掩飾,他說:『我這老頭兒從不怕得罪人,更不會說違心的話。說實話,縣政府、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消委會)給了我們很大支持,有了維權證後,我們辦事更有底氣了。』
提起『爺爺維權團』,墊江縣消委會秘書長何慶江說:『這些老人為工商局和消委會分擔了工作壓力,增強了工作活力,已經成為了消委會的得力助手,幫助消委會化解了大量糾紛,也為工商機關提供了大量的案件線索。他們堅持了十年,要知道長時間堅持做這樣一個工作且毫無私心是非常不容易的。』
想發揮餘熱組成維權團隊
皮志賢找到的第一個『戰友』是吳良仕,原來在某單位組織部工作,皮志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後,兩人一拍即合。吳良仕也是個閑不住的人,覺得剛好可以通過這條途徑貢獻點餘熱,並與皮志賢一同找到了趙守鍾、梁義平等幾位志同道合的老人。
幾位老人一同來到了墊江縣消委會,『我們現在人退休了,但心沒閑下來,能不能為消費者做點什麼?』一見面,皮志賢就迫不及待地問消委會秘書長何慶江。何慶江很熱情地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後,表示很支持,何慶江對他們說:『要替消費者維權,必須運用好法律武器,這是最重要的。』
從消委會回來後,老人們開始認真研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那以後,他們開始把維權當作事業來經營。老人們從本就不多的退休金中拿出錢來,咬牙在縣城租下了一間房作為辦公室,正式成立義務維權站,並不斷對外宣傳,吸引了不少退休乾部和律師加入。很快,一個成員多達18人、平均年齡70歲的大型維權團隊成立了。
為了讓團隊更加專業,皮志賢還請縣消委會對他們進行維權指導,並對維權站的工作進行規范,現在他們被大家尊稱為『爺爺維權團』。『這名字很是親切,現在很多人見了我都叫我皮爺爺。』83歲的皮志賢笑得前仰後合。
逆境中堅持得到家人理解
2010年3月,『爺爺維權團』接到舉報說墊江縣自來水公司本該3月份纔漲價的,卻提前到2月份漲價,多收了用戶水費總計35萬元。這個案子讓他犯了難,因為他的女兒恰好就是墊江縣自來水公司的職工。但是經過再三考慮,皮志賢還是接下了這個案子,『我的良心不允許我放棄,希望家人能理解我。』皮志賢說。
這次維權成功之後,女兒果然來找他訴苦了。她說就是因為父親多管閑事,每天都有人背後議論她,這次評職稱也輸給了一個比她資歷淺的同事。
皮志賢還在考慮如何打開女兒的心結時,自己的兒子也氣衝衝地『興師問罪』來了,『爸,我求你不要再乾這些白費力氣的事情了,這次本來我有機會昇遷的,結果不知道是誰告訴老總說你是我老爸,說我要是昇到公司高層就好比多了雙眼睛成天盯著公司運作,現在我的競爭對手全部昇職了。』
皮志賢覺得確實對不起家人,但是,癱瘓在床多年的老伴卻開口說話了:『你們的父親做的事情是對的,你們現在面前的困難是暫時的,還是應該多找找自己的原因。』皮志賢一陣驚喜,他沒想到從一開始就不贊同自己的老伴現在態度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兒女也很驚訝母親居然會幫著父親講話,之後也就沒有再說什麼。
見習記者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