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1月27日電:昨日(26日)上午9時,由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承建的我國鐵路重點建設項目——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工程『振武號』盾構機成功穿越海河。本市首條順利穿過大江河的鐵路隧道標志著我國已成功掌握大直徑泥水盾構系統核心綜合施工技術。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預計今年年底實現隧道貫通,該條線路通車後,乘火車從天津站到天津西站地下單程用時不到4分鍾。
技術難度大 河床覆土僅為8.6米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海河東路李叔同故居旁的施工現場,一個碩大的坑洞出現在工地中央,國內直徑最大的『振武號』鐵路隧道盾構機就是從這裡進入地下的。
走進深達27米的施工基坑中,一個直徑達12米,相當於普通地鐵隧道兩倍大的圓形隧道完整地呈現在記者面前。『海河土層較淺,只有七至八米,不能滿足一倍盾構直徑的要求,要進行注漿加固後纔能進行盾構,整個海河沿線在隧道兩側擋了33根鑽孔灌注樁,在灌注樁區域內的海河進行注漿加固來提高土體的穩定性。』中鐵十六局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工程為特大單洞雙線,盾構穿越海河河床覆土只有8.6米,在設計與施工方面均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需克服一系列世界級難題,直接關系工程成敗。
施工風險高 20餘天穿越海河記者在隧道內看到,兩塊醒目的展牌懸掛在隧道內壁。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塊展牌的懸掛點分別是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徑線的兩個風險點,即穿越李叔同故居和穿越海河兩個難度極高的穿越工程的起點。目前國內直徑最大的鐵路隧道盾構機穿越海河是整個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工程技術難度最大、施工風險最高的一段。
為了保證順利穿越海河,施工單位專門成立了海河技術攻關小組,通過進行河底地層預加固、配備國際領先水平的超前地質探測系統及國內首次對河底進行無線自動化實時監測等手段。從2011年1月4日左右開始穿越海河,至成功完成穿越共歷時20餘天,使天津直徑線海河段隧道終於成為國內首條順利平穩穿越大江大河的大直徑鐵路盾構隧道。(記者於海珍攝影記者杜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