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秀珍,51歲,天津人。10年前從鞋廠停薪留職賣起了燒餅,成為當時名氣頗大的『燒餅皇後』,4年前加入月嫂行列,現為和平產院『我愛家』聖潔母嬰護理中心『星級月嫂』。
王秀珍穿著睡衣睡褲,外面套著防寒服,幾句話過來透著天津大姐的那種親切勁兒。她說現在有點累,因為兩天兩夜沒合眼了,眼圈都黑了。『孩子剛出生,這兩天當然要多費點心。為了讓孩子睡得好,我都抱著。』說到辛苦處,王秀珍臉上卻洋溢著一種幸福的光芒。可能在月嫂們看來,寶寶平安,就是她們的快樂吧。
曾經的『燒餅皇後』
對王秀珍來說,2001年是個重要節點。『單位效益不行了,很多人自謀出路。我高中畢業進鞋廠,不知道還能做點什麼。當時有個朋友要開燒餅店,想讓我幫她,於是我就辦了停薪留職。』
這家只有幾平方米的店面開在河東向陽樓的居民區中,門臉有點小。為了做出好吃的燒餅,王秀珍吃遍了周邊所有的燒餅店的燒餅,每天泡在這個小店裡十幾個小時摸索門道。
『賣燒餅這活兒,要起早貪黑,很少有人願意乾。而且我住在河北區,店面在河東區,為了節省時間,我頭天晚上就要開始著手准備第二天賣燒餅的材料,轉天凌晨四五點起床,6點出門,晚上6點纔收攤回家。』王秀珍說,由於天天揉面團,現在一到陰天肩周炎就會發作。
王秀珍的辛苦換來了顧客盈門。以至於當時這個不起眼的居民區,總有這樣一幕吸引著路人目光:顧客們爭著讓燒餅店裡的王秀珍賣給他們燒餅。提起王秀珍的油酥燒餅,這裡的居民都會豎起大拇指:外酥裡嫩,放一天都不會乾。由於生意太好,王秀珍只有中午的時間纔能休息一會。『當時每天基本上能賣出一千個燒餅,還有從北辰開車到我這來買的呢。』
轉移崗位
2007年,賣了6年燒餅,已成為當地居民眼中『燒餅皇後』的王秀珍面臨二度『下崗』。原來隨著面粉、油等原材料上漲,投資燒餅店的朋友不乾了。
『當時我姐在做月嫂,仔細一問,原來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她補充道,一問纔知道,月嫂不僅肩負著新生兒和產婦是否安全健康的重任,還要料理一個家庭的生活起居。通常情況下,『月嫂』集保姆、護士、廚師、保育員的工作性質於一身,優秀月嫂的待遇比保姆好得多。
王秀珍打開了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她進行崗前培訓課程的記錄,內容不僅涵蓋新生兒洗澡撫觸、游泳、嬰兒操、喂奶喂水等日常護理,還要包括新生兒大小便觀察、臍帶護理、常見病的觀察與護理等專業護理,此外產婦營養餐制作、產後心理指導、產後形體恢復這些內容也要掌握。『培訓老師說課程不達標沒法上崗,這對幾十年沒摸書本的我是個挑戰。』
經過系統培訓和健康檢查,王秀珍終於有了月嫂上崗證。『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上崗的經歷。我一進門,就聽到嬰兒的哭泣聲,產婦正在給孩子洗澡,屋裡很亂。我急忙洗乾淨手,接過寶寶,在肚臍上貼上防水膠布,將寶寶的大半個身子浸入水中,一手托著寶寶的腦袋,防止頭頂囟門接觸到水,另一只手在孩子嬌嫩的肌膚上輕輕地按揉,孩子很快停止哭泣睡著了。其實我的手一直在發抖,滿身是汗。趁著產婦和孩子睡覺,我又開始整理房間、洗尿布,一刻也沒閑著。』王秀珍說,『晚上下班時,產婦拉著我的手說謝謝大姐!』
做月嫂,要用心
四年來,王秀珍在月嫂隊伍中站穩了腳,不僅贏得了這些新父母的口碑,也成為『星級月嫂』的一員。現在,她的服務時間還沒結束,就有新客戶打聽王秀珍的『檔期』,老客戶也變成了老朋友,逢年過節總會打來電話問候一番。
就像幾年前下崗賣燒餅一樣,王秀珍所付出的不是一點一滴。『說實話,月嫂工作挺累的,特別是如果客戶要求我們24小時待命,有時幾天幾夜都不能合眼。我們最怕客戶的不理解。特別是老一輩人,她們帶孩子的觀念有時會與月嫂的育兒方式存在分歧。』
她的秘訣是用心。『和老人產生分歧時,我會私下裡與新生兒的媽媽進行交流,把自己的方法和老人方法的優缺點都擺出來,讓孩子媽媽自己決定采取哪種方法帶孩子。面對這種強度,我們要學會從辛苦中體會做月嫂的樂趣。』
王秀珍說,讓她印象最深的是,還是任務期滿後的離別。『離開一個家庭,我都戀戀不捨。告別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你要記住孫阿姨,她是帶你的第一個阿姨。』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她都由衷地感到欣慰,『看到孩子吃得香睡得穩,體會到孩子家長發自內心的感激,那種成就感真的讓我很快樂。』她說,2011年的願望很簡單:每個兔寶寶都能健康成長,每個月嫂都能在工作中體會快樂,收獲價值。
撰文劉德勝 攝影崔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