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真的喜事近了。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趙明傑表示,圓圓已經進入發情的高峰期,目前不斷發出『吱吱』的鳥叫聲,因此園方決定最快今天就把兩只熊貓送進『洞房』,讓牠們專心完成『熊』生大事。
趙明傑說,園方最快今天將兩只熊貓搬離展示區,進入熊貓館的後場,也就是『團團』、『圓圓』的專屬洞房,但仍要看『團團』、『圓圓』的狀況而定。園方也在大熊貓館貼出公告,向民眾說明,可能隨時看不到熊貓了。
為了讓熊貓交配過程一切順利,專程自大陸四川臥龍熊貓繁殖中心來的專家黃炎、周應敏也建議,將原先會繞行至熊貓館的園內車改道,以及原先放在熊貓館的吹葉機撤走,趙明傑說,就是要將噪音的聲音降到最低,讓兩只熊貓順利交配。
趙明傑說,目前動物園仍傾向以自然方式制造出小熊貓,由於大熊貓的交配黃金期只有短短兩天,預計從送入後場開始起算,如果交配過程不順利,就會改采人工取精的方式,再延後一到兩天,最多大熊貓閉關四天就能出來見客。
『團團』、『圓圓』到臺灣已超過2年,去年園方就曾努力讓兩只熊貓交配,但沒有成功,趙明傑說,目前『團團』體重127公斤,在生理狀況各方面,已經是一只成熟的熊貓,也開始展現對『圓圓』的『性』趣,會不停靠近柵欄,將頭擠向柵欄的縫隙,表現出對『圓圓』的『欲望』。
『圓圓』也進入發情的高峰期,除了不斷發出『吱吱』的叫聲外,也出現食欲下降、蹭陰、泡水等動作;趙明傑說,根據園方最新數據發現,圓圓陰道的上皮細胞角化數據也急遽上昇,目前已經提高至29%,這是熊貓發情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為了讓成功機率變高,黃炎、周應敏6日晚抵臺,目前也在園方密切觀察『團團』、『圓圓』的狀況,希望可以幫忙制造出臺灣第一只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