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節剛過,『用工荒』引發的勞動力爭奪戰如火如荼,有報道稱,已有企業到車站『挖』農民工。2月11日天津市節後首場外來務工者專場招聘會上,不少用工單位發現,即便給農民工漲薪水,想讓他們進城乾活也不是件容易事了。
天津市遭遇『用工荒』了嗎?這種農民工短缺局面是長期的嗎?它將對經濟乃至社會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出路在何方?近日,城市快報專訪多方專家,針對『用工荒』支招。
一組來自農民工的調查數據截至2009年底,全國有近2.3億農民工,其中1.45億到城市打工。
截至2009年底,農民工平均工資僅1417元,農民工周平均工作時間為58.5小時。
據2010年的一份數據顯示,1980年後出生的農民工已近1億人,佔農民工總數近60%。
用工荒『荒』到何地步?
『用工荒』是暫時的不必大驚小怪
程同順:南開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在特定時期,一些企業、工種出現用工短缺,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比之就業崗位,農民工在整體數量上並不短缺,不會出現長期、普遍的『用工荒』。而暫時的『用工荒』也沒有對國民經濟造成太大影響,近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不必大驚小怪。
正規大企業很少鬧『用工荒』
陶樹忠:市外來務工就業服務中心主任
正規的大企業很少鬧『用工荒』,這是由於大企業提供了較優厚的福利保障,不但支付合理的報酬,還提供食宿、培訓、晉昇等很多機會,這些都是新生代的農民工十分看重的。天津部分企業存在招工難是季節性的招工難。很多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勞動力的穩定性差。
農民工的身份要改嗎?
農民工『進城』短期內不現實
程同順:南開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對於讓在城市就業的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實現農村與城市戶口對接的說法,程同順無法認同。『在城市生活最主要的是解決住房問題,試問哪個城市有能力解決農民工住房呢?』
對地方政府而言,控制房價,降低生活成本,也許是留住農民工的一個值得考慮的辦法,但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讓農民工融入城市
徐增陽: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長期研究農民工問題
讓農民工融入城市纔是解決『用工荒』的根本之舉。
『讓新生代農民工回到農村是一廂情願,他們不想回,也回不去。』對新生代農民工來說,城市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外出的經歷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因此他們發出『死也要死在城市』的心聲。
『而且他們也很難做到再回農村。』他們沒有多少農業生產經歷,也漸漸不再適應農村的生活方式。他們纔是真正的『邊緣人』,這樣會給社會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用工荒,必須讓這些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
專家支招
漲薪,已經不好使了
給農民工漲薪,是天津市不少企業『留人』的硬招,但在節後的首場農民工招聘會上,這招顯然並不好使了。『老一輩農民工打工動機單純——賺錢,他們關心的是薪酬。新生代農民工則由於自身特點和城市消費文化的強烈刺激,往往追求較高的物質和精神享受。』徐增陽表示,『他們的就業期望值增高,對工作更「挑剔」,「髒、苦、累」的工作不願做,沒前途的工作不願做,因此,單純的漲薪,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吸引力已經不夠。』同時,程同順也表示,大規模的漲薪是企業所無法承受的,這意味著將增加大量的工資成本。
留心,考驗管理智慧
『企業應學會反省。』程同順表示,『用工荒』這一概念本身就是針對用工企業而言的,因此,除去政府部門做好用工雙方的協調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勞動力供求信息,以及監督用工企業保障農民工權益外,企業應加強理性管理,在交通、合同等方面做好用工銜接。
『比如春節回家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對農民工而言更有衣錦還鄉的意味。因此,想改變農民工春節期間的「返鄉潮」是徒勞的,關鍵是如何讓農民工節後盡快返城工作。』企業與農民工可簽訂1-2年的長期用工合同,約定返城工作時間等,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辦法。
在當前中國的發展條件下,實行人性化管理,改善企業的生產條件,創造溫馨的工作環境,讓農民工在企業有『家』的感覺,有歸屬感,也許不是件難事,這比拼的是企業管理者的智慧。
企業『留人』措施借鑒
部分企業通過包送長途客車、預訂火車票等方式接送農民工,是緩解『用工荒』的未雨綢繆之舉。
天津市某西餐連鎖店除了為員工提供相對較高的工資、福利和住宿條件外,還為每個員工過生日,使大家感到自己被重視、被關懷。同時,公司的各種培訓很多,公司會針對每個員工的目標列出具體的培訓日程和內容。通過長期培訓等形式,員工不光掙到了錢,還學到各種生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很多人更是從普通員工走上了領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