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電:『十二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完成新一代導彈武器裝備的研制和生產交付,形成全域覆蓋、攻防兼備、軟硬結合、懾戰並舉的導彈武器裝備體系,具備有效應對陸、海、空、天、電多種威脅的能力,同時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軍事領域。
作為中國最大的導彈武器研制生產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始終堅持以航天防務為基業,全力發展航天防務即被確定為其『十二五』首要和重中之重的任務。該集團公司總經理許達哲表示,航天防務產業要加強體系化規劃和體系化核心能力建設,按計劃高質量完成國家重點工程研制生產任務,大力推進能力建設。
許達哲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十二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還將致力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全面提昇核心能力,大力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推進國際化經營,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打造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
2015年,確保該公司實現年營業收入2200億元人民幣,利潤總額超過130億元人民幣,經濟增加值保持逐年遞增達到50億元人民幣,並在全國范圍內重點建設北京、湖北、湖南、貴州、江蘇等多個軍民融合產業園。信息技術產業要確保30項核心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裝備制造業要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形成電力裝備、石油與地質裝備、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3個支柱產業。
推進國際化經營方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努力打造成國內一流的金融與投資平臺、國際知名的成套裝備供應商、重點領域的國際工程總承包商、重要戰略資源的進出口商以及特色產品的全球供應商。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十二五』期間,將推廣應用體現大防務特點的『低空慢速小目標飛行器攔截裝置』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產品,大力推動以城市防控一體化、安全感知物聯化、應急響應協同化、探測預警智能化、指揮調度網絡化為特點的新一代『平安城市』建設。
許達哲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突出抓好以國家重點工程為重點的型號科研生產任務,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要工作之一,具體包括確保完成重點型號研制任務,穩步提昇型號飛行試驗成功率,抓好國家科技重大工程項目,確保完成承擔的載人航天工程任務,加大航天領域及非傳統軍事裝備領域的市場拓展力度,加強空間有效載荷、衛星應用、無人化裝備的研制與開發,深化軍民一體化裝備保障體系建設。
中國航天科工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研制獲重大進展
中國最大的導彈武器研制生產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已形成全空域、多平臺導彈武器系統研發生產能力,其產品初步構建起一個種類齊全、技術先進的中國導彈防御體系,『十一五』承擔研制的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獲重大進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許達哲就『十一五』發展成就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該公司現已建立較為完整的各類導彈武器系統技術開發和研制生產體系,大幅提昇了核常兼備、近中遠結合、多類型戰斗部、精確制導的地地導彈武器系統和亞超(音速)結合、多平臺、中遠程、多種精確導引方式的飛航導彈武器系統以及全空域、多平臺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研發生產能力,所研制的國防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等各個領域,並形成『生產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協調發展格局。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盛典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的11型新型導彈武器裝備精彩亮相,這11型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均為自主研制,既有可以垂直發射、全方位攔截來襲目標的新型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也有新型中遠程地地導彈,還有主要用於精確打擊敵縱深內重要目標的新型陸基巡航導彈。這些導彈武器系統及總體技術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部分已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
『十一五』期間,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的多項國家重點型號任務取得重大進展,飛行試驗成功率保持在較高水平,計劃任務完成率顯著提昇,新型號立項逐年增加,適應軍地一體化保障體系建設要求的技術保障工作取得重要進展。2010年,該公司的導彈武器裝備研制與生產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這5年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提出『大防務、大安全』理念,確定建設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的發展目標。許達哲稱,雖然目前與國際一流還有較大差距,但『十一五』是該公司經濟快速發展的5年、裝備建設成績顯著的5年、加快軍民融合發展的5年、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的5年,必將為其實現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始終堅持以航天防務為基業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加快發展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等兩大主業,並取得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許達哲透露,『十一五』時期,該公司經濟規模與經濟效益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改善,經營業績大幅提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1.6%,其中民用產業收入年均增長29.9%;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9.5%;『十一五』末年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是『十五』末年的2.6倍、4.5倍;全員勞動生產率由人民幣6.73萬元/人提高到14.95萬元/人;在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的情況下,資產總額突破千億,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從『十五』末年的人民幣130億元提昇到460億元。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的安保科技系統成功用於北京奧運、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保障、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實現從『平安奧運』到『平安城市』的拓展初見成效;研制生產的無人裝備、氣象雷達、地質災害監測系統得到較好應用,移動通信車、遠程醫療救護等一大批應急救援裝備在抗擊汶川、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災害中發揮出重要作用;以『金稅、金卡、金盾』工程為代表的航天信息技術正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糧食等領域的示范應用。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軍工行業率先發布並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十一五』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均比『十五』增加12倍以上,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20.4倍。該公司還加快『走出去』步伐,對外合作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十一五』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7.7億美元,同比增長52.55%;簽署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合同近10億美元,涉及市政工程、軌道交通、機場、醫療衛生、信息管理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