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蘇富比鑽石主席黃林詩韻(Patti Wong)出身於顯赫的銀行世家,但是在受訪時,她對此總是保持一貫的低調。
(新聞稿在線2011/2/23)蘇富比亞洲區主席、蘇富比鑽石主席黃林詩韻(Patti Wong)出身於顯赫的銀行世家,但是在受訪時,她對此總是保持一貫的低調。黃林詩韻的爺爺林炳炎是香港恆生銀行創辦人之一,母親林李翹如也曾經擔任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她本人畢業後,進入倫敦蘇富比,成為在那裡工作的第一位中國人。若乾年後,黃林詩韻與同是金融家的丈夫每年都在倫敦舉辦頗受期待的大派對——農歷中國年舞會,來賓名單上布滿了赫赫有名的歐洲貴族們……
難能可貴的是,她全然沒有通常設想的那種富家後代的浮華與驕縱,反而是大氣中透著朴素與乾練。特別務實,特別嚴謹。而且,這毫不影響她爽朗率直的親和力。她坦言說,家庭背景的確對她的事業有一定幫助,比如從小就會接觸一些父母的朋友,他們是收藏家,看著自己長大的。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她當年進入倫敦蘇富比之後,很多人(包括長輩)都估計她最多做半年或一年就走人了,不會踏踏實實紮下根來,深入這份繁忙的工作。但是,黃林詩韻不僅一做就是將近20年,更是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今天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以及蘇富比鑽石主席。她說,這一路走來主要還是公司和同事,以及許多專家和藏家對她的幫助與支持。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自己多年的勤奮努力,認真精進恐怕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說到對鑽石的興趣,她回憶道:『我從小就喜歡寶石。小時候,陪媽媽和她的朋友們去珠寶店時,她們都去注意看漂亮的設計,只有我會拿著一個放大鏡在那裡仔細觀察鑽石的切割和打磨,細細感受其中折射出的色澤和光彩。』的確,黃林詩韻對微妙的(subtle)東西特別著迷,比如彩鑽和紅酒。她說,彩鑽好比紅酒,都是很難用語言去描述清楚的。紅酒入口後的富於變化的味蕾感受,這種舌尖的記憶很奇妙。而每一顆鑽石的顏色也不一樣,有的是淡藍色,有的是淡藍偏深一點,這當中微妙的視覺差異,就像是不同酒莊、年份出的紅酒在舌尖、口腔內釋出的多層次口感。顏色與味覺,都屬於很微妙的記憶。惟有不停的品味,記憶纔可能累積。
黃林詩韻對工作如此持久的熱情,一方面是因為她十分享受各種藝術品帶來的愉悅,另一方面也特別來源於她對與藝術品市場本身的濃厚興趣。觀察並參與到藝術品與客人之間來來往往的交互,她樂在其中,發揮出天賦之纔乾。她常常在拍賣實踐中用心觀察,為什麼這個貴,那個就便宜;為什麼某瓶酒,在拍賣上出價500磅,很多競標者舉手,抬到520磅,大家都不舉了;再比如5顆黃鑽,都是濃彩(fancy vivid)級別,但是它們之間切割和打磨工藝有什麼不同,價格上會有什麼差異;還有,拿到一顆上好的鑽石,想想什麼客人會喜歡它,什麼客人不會感興趣,這些都是需要慢慢體會和琢磨的。將近20年的點滴積累,讓她對市場動向早已相當敏感,身經百戰中練就出十分細膩的洞察與判斷力。
『我很早就去英國念書了,所以更為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化格外看重。念完書之後,我並沒有回香港,而是選擇留在倫敦。和外國人一起工作,詳細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之後,纔能更有效地把中國文化傳播給他們。同樣,學得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時又了解中國人的傳統與當下,纔可能比較自如地把西方的精華融進中國本土的現實生活中。』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黃林詩韻的這份真誠用心,讓她散發著鑽石般的持久魅力。
附:黃林詩韻(PATTI WONG)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蘇富比鑽石主席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黃林詩韻女士,是迄今拍賣界數一數二的亞洲精英之一,於過去十五年來,曾代表無數舉足輕重的亞洲收藏家,出席蘇富比於世界各地舉行之大型拍賣會,並於遠東地區拓展客戶發展業務,經驗豐富。
黃林詩韻女士曾任倫敦蘇富比辦事處之私人客戶顧問服務部高級董事,後於2004年被獲委任為蘇富比亞洲區主席,多年來致力拓展香港及東南亞地區之客戶發展業務,並與地區內重要的買家建立緊密聯系,成績斐然。
2005年,黃林詩韻女士更獲委派出任蘇富比鑽石(SOTHEBY」S DIAMONDS)主席一職。黃林詩韻女士曾分別於香港及英國接受教育,持有倫敦經濟學院貨幣經濟學學士學位,以及倫敦大學亞洲及非洲研究學院之亞洲藝術深造文憑。
黃林詩韻女士現居於香港及倫敦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