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編寫的《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1)》在京發布。藍皮書稱,國內35個被調查城市中,入園難、入園貴北京高居『榜首』。
超五成人認為北京入園難
藍皮書調查顯示,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十分突出。從全國35個城市來看,北京、深圳、天津、西安、南京、青島、銀川、成都、鄭州9個城市,超過三成的公眾認為『非常突出』。其中,北京超過五成的公眾認為入園難、入園貴『非常突出』,居35個城市之首。
非正規幼兒園已超正規園
北師大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馮曉霞表示,北京市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十分突出。
據北京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幼兒園在1996年是3056所,其中城市927所、縣鎮471所、農村1658所;目前減至1266所,其中城市780所、縣鎮147所、農村339所,幼兒園總量下降了58.57%。全市注冊登記的1266所合法幼兒園中,教育部門辦園(即公辦園)330所,社會力量辦園936所。
根據北京市『完善學前教育體制』專題調研組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市沒有正式注冊的非正規幼兒園已經達到1298所,數量超過全市注冊的1266所幼兒園。
探因
人口增長快單位撤園多
未來5年,北京將新建、改擴建600所幼兒園
有網友評價說,北京的幼兒園是『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學費。』雖有誇張成分,但也確有實情。
北京市教委負責人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解釋過造成『入園難』、『入園貴』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北京的學前教育資源不足,加之碰到了連續幾年的生育高峰和外來人口大量湧入,使之前學前教育隱藏的矛盾顯現。
2007年、2008年紮堆降生的『金豬寶寶』、『奧運寶寶』,使北京市幼兒園學位吃緊。同時,由於北京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外來人口湧入,加之『70後』和『80後』進入育齡階段,北京嬰兒出生率逐年走高,外來人口嬰兒出生率已超戶籍人口。
人口總量的增加,使城市新生兒的數量增大,而前些年被撤銷的街道園、單位園較多,加之小區配套幼兒園沒有及時建好和使用,使得『入園難』問題短時間內凸顯。
未來5年,北京市將投入50億元,解決『入園難』。其中,新建300所、擴建300所幼兒園。今年年初,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區縣紛紛出爐了今年學前教育發展計劃。今年東城將新增11所幼兒園,其中6所為恢復原有街道和機關辦園。西城今年將新投入使用5所。
大學學齡人口今年初現下降
教育藍皮書預測,高中教育將在2012年後出現供給過剩
昨天發布的教育藍皮書稱,人口變動的影響將導致小學、初中面臨持續性供給過剩,高中將在未來兩三年內出現生源緊張。
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蒯鵬州介紹,課題組根據人口抽樣調查,對我國學齡人口規模的變化趨勢進行了預測。未來十年,將是我國人口自然變動對教育衝擊最大的時期,學齡人口規模將保持每年860萬的平均降幅。
據介紹,從2005年開始,我國的小學和初中學齡人口就已經呈下降趨勢,高中教育學齡人口也於2007年後開始下降。小學、初中和高中學齡人口的下降勢頭將分別持續至2018年、2020年和2024年。大學學齡人口規模的下降趨勢將在2011年開始初現,並至少持續至2028年。
數據顯示,今後小學的生源規模每年都要減少300萬人左右,初中的生源規模每年的降幅也將達到200萬人以上。
蒯鵬州表示,由於學齡人口規模的持續性下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出現持續性的生源緊張問題,高中教育階段將在2012年以後出現供給規模的過剩。
對此,教育藍皮書提議,我國應嚴格控制初中等教育階段教育規模的擴張;建立城鄉區別的教育發展策略以應對人口變動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