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又到一年『羅生門』時間。房產稅、限購令……『最嚴調控』舉措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成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相比依然高企的房價本身,代表委員們更加關心樓市調控的方式以及效果。
調控能否調低房價 限購、限貸等政策的綜合調控之下,房價能否應聲下調?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臺興房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超斌認為難度不小,『實際需求其實並沒有減少,只是被壓制了。出於成本的考慮還有對政策調整的預期,以及對需求的判斷,開發企業不一定就會大幅度調整房價。不僅如此,一旦限購取消,難保市場不會出現報復性的反彈。』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星河灣地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仔近日則稱,調控壓力很大,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成交量至少會下滑60%,『賣不出去,肯定要降價』。黃文仔預測,希望今年樓市『回落20%』。
從開發商角度,王超斌建議,開發商需要繳納人防費、環境評估費、藍圖審查費等50餘項費用,涉及到約25個政府部門,總體費用佔到開發成本的33%,因此控制房價應取消部分行政性費用。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府參事室主任宋林飛也認為,中國各地房地產市場稅費確實名目繁多,有些地方竟然達到60種。不過,一方面要為企業減負,但也要『嚴格控制開發商將一些不合理的費用全部打入房價成本,由消費者買單』。
限購會否誤傷剛需在各地加速落地的樓市調控『國八條』細則中,限購、限貸被視作威力最大的兩記殺手?。而對於這一限制消費需求的政策,業界也素有異議。爭議的焦點之一,是打擊面過廣。
王超斌就認為,限制二套房貸打擊投資、投機可以理解,但首套房的優惠取消卻加大了普通人的購房成本。對於限購令,王超斌認為這是『在大城市築起了一道籬笆牆,把許多有正常購房需求的外來人員擋在了外邊』。
王超斌還舉例稱,有人在北京工作了三四年,但因為拿不出五年的納稅憑證就不能買房,人家給北京作出貢獻,不讓人家買房沒道理。
對於改善型需求,王超斌認為限購令同樣存在『誤傷』,『如果有人有兩套住房,想把其中一套置換成一套更大的,目前來看,他再買第三套房就會被限制,這種情況就會影響到他正常的改善型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雲說,由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化起步很晚,人多房少,市場房源存量不足的問題會長期存在,所以限購政策應該有一個中長期的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是『限購令』的擁護者之一。在李稻葵看來,『限購』是常規調控手段失效的情況下所能采取的最後一劑藥,在目前地產價格持續攀高的形勢下,『限購』就像給高燒病人的一劑退燒針,『有其副作用,但無疑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