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張曉晶認為,首先要進行投資行業的優化,特別是向基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經濟社會的薄弱環節傾斜。這些薄弱環節,包括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如科學技術服務業、金融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事業等領域,以及『三農』、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領域。
其次,要進行投資主體的優化,即吸引更多的民間投資參與經濟社會建設。核心是要落實『新非公三十六條』,打破行政壟斷,放寬准入,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與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醫療等現代服務業,鼓勵民間資本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張曉晶說,推進要素價格與財稅改革,只有資源、能源價格合理了,資源稅、環境稅到位了,纔真正有利於節能減排和環保產業發展;只有勞動力、資金成本不再被壓低,纔會激勵企業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
『無論擴大消費需求,還是優化投資結構,關鍵在於改變「GDP至上」的政績觀,更加關注百姓福利的增進。』(記者崔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