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1年3月10日10時,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文化建設』。全國政協委員馮驥纔、姜昆、呂章申、龍瑞、尹力、韓紅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香港有線中國旅游與經濟臺記者]:另外一個請問姜昆委員,您是一個經常把歡笑能夠帶給朋友們的人,您的相聲,包括您的文藝作品大家也非常喜歡。我們想問您,您認為您的幸福指數有多少,您怎麼看待文化行業,好的文化作品對我們幸福感提昇中所起到的作用?謝謝。
[姜昆]:這位記者提到了文化創新、文化創意,包括一些新作品。我補充馮老師說的,產業的問題我老覺得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曾有很多人跟我講過,說你們創意產業。
創意產業是什麼嗎?舞臺上,原來都是『舞美』是布景,比如這邊可以畫一個畫,那邊出一個幻燈,但現在改成LED了,LED就不用畫了,要畫就在電腦上畫。一開始是大屏幕,後來給切割了,這裡是一個方塊,這兒是一個三角,有的可以在頂部,有的在底部,就形成了一個產業。從此舞美的那個隊伍可能萎縮了,做LED的人特高興,什麼都有,他的人也多了,利益也多了,由此而產生了一個產業鏈。這個產業鏈有搞創作的,舞美設計的在電腦上設計,把人弄到電腦上去,電腦又把腦袋弄下來,換身子,形成這樣一個龐大的隊伍,這個可能是文化產業,或者創意產業所引起來在產業結構上的變化。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尹力]:講得太好了。
[姜昆]:尹力說我講的太好。尹力說真正的產業是在我們這兒開始的。電影廠一開始的時候不叫電影廠,叫『車間』。他說我們這兒就是產業,你別給我們往別的地方弄,他說我們一開始就是這樣定的。
關於我的幸福指數的問題,我也感到特奇怪。我說乾嗎今天老問我幸福指數,我參加政協二十多年了,也從來沒問過幸福指數。這就是說現在人們的日子過好了以後,還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你是不是日子過好了以後,還有不滿意的地方?
我說人是在比較當中生存的,我經常到全國各地去演出,我尤其到了那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覺得人家的幸福指數比我們高得多,尤其比大城市高得多。你看那些老人晚上在廣場裡,燈光和噴泉都有。各方面也有福利,比如有些地方老年人坐車不花錢,我說我呢?他說你能啊,你快到了那個年齡了。我覺得,不管他們從文化建設也好,從物質享受的方面,幸福指數是特別高的。
如果你問姜昆你幸福不幸福?我說這個節目我寫好了就幸福,寫不好就不幸福。畢竟這麼多年活躍在舞臺上,逐漸也感覺著離著時代比較遠,真正好作品還是出在年輕人的手裡。我跑到大學裡去,聽他們講相聲,人家大伙兒呵呵樂,我就跟外國人似的,就不樂。我就不知道樂什麼,人家就在說人家是在說『大長今』。但是我沒看過,我就不知道。後來人家一說『小強』,我說『小強』是什麼?他說『小強』就是蟑螂。我就又不知道了,把我弄得暈頭轉向。
所以出現了好的藝術作品,大家高興,讓大家喜悅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果距離時代遠了,有時候我覺得我挺不幸的,我怎麼好像都不知道了。所以還是應該好好學習,好好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數。
[馮驥纔]:我覺得姜昆沒有什麼幸福指數。第一,北京老堵車,各種應酬,天天安排,手機短信沒完沒了,安排晚上這頓飯在哪吃,天天推這個又推那個。沒完沒了的給人簽名,如果哪段相聲不逗人笑就捱罵。他給人那麼多的笑容,沒有人給他笑容,所以沒有什麼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