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國不會容忍給其帶來巨大利益的美元霸權走向衰落,很可能為了轉嫁危機並維護霸權而采取一系列非常舉動。楊斌表示,國際社會應該要求美國停止濫發美元挽救天文數字的金融衍生品有毒資產,而將資金主要用於刺激實體經濟和解決民眾就業,這樣纔能避免美元危機不斷昇級,防止美國右翼和軍工壟斷財團尋找戰爭借口、轉嫁危機損失。
根據歷史經驗,美國為維護美元霸權而不惜采取過包括蓄意制造危機甚至發動戰爭在內的特殊手段。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戰略家恩道爾撰寫的《石油戰爭》披露,1973年美國政府、金融、能源巨頭聯合伊朗、沙特等中東盟友,蓄意制造石油危機推動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暴漲了400%,促使石油貿易對美元需求猛增並挽救了美元衰敗。
1973年石油危機期間擔任沙特石油部長的亞馬尼王子稱,《石油戰爭》一書『講述了1973年石油價格發生變動的真相』,證實了恩道爾關於美國發動隱蔽金融經濟戰爭分析的正確性。
楊斌指出,上世紀末,美國和北約參與的科索沃戰爭,有力扭轉了歐元誕生導致美元不斷衰落的勢頭。2001年美國陷入網絡泡沫破滅後的經濟衰退,並通過伊拉克戰爭實施軍事凱恩斯主義措施挽救危機。
2009年底美元一度出現了急劇下滑的衰敗危機,隨後不久就爆發了迪拜房地產和金融危機,希臘債務危機後來也鬧得沸沸揚揚,2010年第一季度擴大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這也幫助維護了美元霸權。
2010年11月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召開前後,正當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引發全球恐慌之時,又發生了第二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還有朝韓延坪島事件。
楊斌指出,美國可以利用緊張的國際局勢獲得多重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刺激投資者避險情緒扭轉美元急劇下跌態勢,既能繼續濫發美元又能維護美元購買力和美元霸權;扭轉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美國濫發美元的不利形勢,將輿論焦點從抨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上轉移;幫助軍火工業綜合體爭取國防預算和訂單,擴大國際軍火銷售獲取巨額利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