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權威說法
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表示,目前檢測到的碘—131在空氣中的含量極微弱,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影響,無需采取任何防護措施。
影響范圍多大?
陳曉秋表示,日本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傳播擴散到我國,可能是由西向東繞地球一圈後到達我國,也可能是直接通過大氣由東向西遷移。3月15、16日左右,在日本東北部有一個小的逆時針環流,放射性物質可能進入這個小的環流圈被帶到我國。放射性物質約在1到2周時間內會傳播到北半球,到後期我國也可能有更多的點會檢測到,但已經被大大稀釋,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極其微小,不會達到影響健康的程度。
是否需防護措施?
目前我國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對公眾可能產生的劑量小於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這是什麼概念?陳曉秋解釋說,我們身處在自然環境中,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線等天然輻射照射約為3100微西弗,相當於每天約為8.5微西弗,而現在檢測到的碘—131在空氣中的濃度,如果人呼吸這樣濃度的空氣一天,受到的輻射也僅為8.5微西弗的萬分之一。
他介紹說,按照我國的相關標准,當一個人2天內接受到10毫西弗的輻射劑量,通常需要采取隱蔽措施,接受到放射性碘的照射達到100毫西弗的劑量時,通常需要服用碘片。『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空氣中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是微乎其微的,不會影響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措施。這個通用乾預水平對成人和嬰幼兒並沒有太大差別。』他說。
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已在東北三省、沿海地區和北京等地開展對空氣、水和食品等的監測。陳曉秋表示,目前只在部分地區的空氣中監測到微量的放射性物質,不會對我國水和食品造成影響,公眾可以放心。
?會否『飄』過來?
至於日本宣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的土壤樣本中檢測出了放射性?,陳曉秋表示傳播到我國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放射性?釋放到大氣中,?呈顆粒物形態,傳播一段時間後就會掉落到地上,主要沈降在近距離。因此,在我國被檢測出的可能性很小,更不用說對人體產生危害。』
陳曉秋表示,現在相關部門正在密切監測日本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情況,若出現異常會及時通報公眾,如需采取防范措施,相關部門也會及時發布權威信息。
此外,有關專家指出,放射性?的影響主要局限於日本當地。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也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的放射性?在高溫下生成,且非常重,不會輕易飛散。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還在持續。多個機組內含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積水的工作進展極其緩慢,核電站區域內土壤樣本中檢測出放射性?,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嚴重性』。本已形勢嚴峻的核泄漏事故雪上加霜。
盡管東京電力公司宣稱檢測到?的濃度『對人體沒有影響』,但由於?的半衰期遠遠大於人類壽命,民眾和媒體普遍感到極大擔懮。有關福島核危機越來越嚴重的說法也甚囂塵上。
劇毒物滲入土壤
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的海水中此前已被檢測出了放射性碘和銫,但是檢測出?則尚屬首次。
此次檢測出的是?的3種同位素?—238、?—239和?—240,土壤樣本采集於一周前。?在高溫下生成,且非常重,不會輕易飛散。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來自哪個機組,以及是通過什麼途徑泄漏的。
東京電力公司副社長武藤榮承認,要想調查清楚?到底擴散到了多大范圍並非易事。不過,此次檢測到?的濃度『對人體沒有影響』。武藤說,現有?的濃度與冷戰時期美國、蘇聯等國大氣核試驗後飄落至日本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水平相當。
土壤樣本中?的濃度為每公斤0.54貝克勒爾至每公斤0.18貝克勒爾不等。
安全殼出現破裂
就土壤中檢測出?一事,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29日承認,『放射物?的檢出,說明核燃料已從燃料棒中泄漏,這應當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也可以認為,燃料棒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發生了熔毀。目前的事態相當嚴峻。』枝野幸男稱將全力以赴阻止核泄漏蔓延。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西山英彥說,測出?元素意味著『燃料棒遭受一定程度損傷』,盡管核反應堆有多層防護殼,但發現這種有毒輻射物可謂『糟糕』。
『雖然現有?的濃度不足以威脅人體健康,但我並不感到樂觀,』日本時事通訊社援引西山的話報道,『這意味著安全殼出現破裂,我認為形勢令人不安。』
?泄漏或污染地下水
一些核能安全專家分析,?—238可能來自3號反應堆,後者是核電站6座反應堆中唯一以?鈾混合氧化物(MOX)為燃料的機組。
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並非所有機組都使用同類的核燃料。1號及2號機組使用的是濃縮鈾,而3號機組則藏有危險性比濃縮鈾高出200萬倍、由?元素與鈾元素混合而成的非常規核燃料,這種燃料一旦外泄,將會對環境構成長遠影響。這種混合燃料由退役核武制成,全球各國目前至少有20多家核電站正在使用。
核安全問題專家介紹,?同鈾相比更不穩定,容易引發爆炸和其他泄漏事故。美國方面認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核反應堆使用鈾235作為燃料,並且在附近都設有『乏燃料存放池』。這樣,整個電站現在相當於一座傷痕累累的大型『?倉庫』。
有關專家指出,無論本次泄漏的?有多少,處理起來都很麻煩,並且在泄漏初期,應該及時將燃料棒取走,如果最後選擇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幾個受損的反應堆進行封堆處理,卻不拿走含?的燃料,?仍然會污染地下水。
核武原料?
●小知識
?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幾位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這一元素。?是核電工業重要原料,可以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的原子彈均使用?制作內核。
?的危險性還在於它對人體的毒性,與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在這方面更強,一旦侵入人體,就會潛伏在人體肺部、骨骼等組織細胞中,破壞細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癥的風險。而且這一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長,在處理上更為困難。進入人體後,?元素被排出的速度非常慢,在人體內的半衰期長達200年。
?最穩定的同位素是?—244,半衰期約為8000萬年,但現在使用最多的是容易裂變的?—239,半衰期達到2.41萬年。也就是說,要經歷2.41萬年,放射性纔會減半。
普通的輕水反應堆所產生的核廢料中會含有?,通常是?—242、?—239和?—238的混合物,濃度不足以制成核武器,但可以改用作一次性的?鈾混合氧化物燃料(MOX)。
這次日本在土壤中檢測出的是?的3種同位素?—238、?—239和?—240。?—238、?—240的半衰期分別為87.74年、6560年。
從自衛隊、消防廳海水澆注,到『50死士』冒死進入現場搶修,再到東電宣布幾個機組開始通電,人們一度以為看到了遏制核危機的希望,因為注水、通電、冷卻是防止反應堆燃料棒熔毀的三個關鍵步驟。不僅日本方面,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法美等國原子能專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多數也一致判斷福島核危機的級別和危害性遠不及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
然而,就在人們的視線轉向利比亞局勢之際,福島核危機再度發威,不僅頻繁傳出嚴重信號,一些專家也在抬高對此次危機級別的判斷,日方也終於開始承認危機並未處於控制之下,未來處理核危機將是長期過程。這些消息說明,福島核危機迄今遠未見底,事態的嚴重性值得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警惕。
日本問題專家指出,核危機發生後,多個國家表示願意對日本施以援手,包括法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更是提出願意向日方提供先進的機器人等設備,幫助東電處理核危機。對於這樣的請求,日方一再拒絕,堅持用人力處理這樣嚴重的事故。
專家認為,日方應充分認識到福島核危機已經不是一個公司、一個企業、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問題,而是關乎日本周邊地區所有國家的利益。日方不應再在這個問題上采取遮遮掩掩的態度,而應提供更多有效和重要的信息與民眾和媒體分享,一方面可以打消人們的擔心和疑慮,另一方面也能集思廣益,獲得更多如何應對核危機的建議。這不僅是日方對國民和周邊國家所應負起的責任,也是其作為IAEA成員國的義務。
美國專家更是指出,核危機遠比外界預期嚴重,單靠日本一個國家不能解決,要求聯合國介入,並形容事態危急,『較執行利比亞禁飛區措施更重要』。
日本首相菅直人在29日的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日本正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危機,政府將全力應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很可能會報廢。這也是菅直人本月11日發生大地震以來首次進行國會答辯。
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提出關閉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要求後,菅直人說:『要等(核電站)進入一定的穩定狀態並聽取專家的意見後再作決定,不過可能性很高。』
菅直人在回答自民黨參議員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提問時表示,核電站目前的狀況依然難以預測,政府將以最大限度的緊迫感予以應對。菅直人強調說,目前的危機不僅是日本在二戰後面對的最大危機,可以說這也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有日本官員表示,如果今後仍無法有效控制電站的放射性污染,將采取前蘇聯對付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終極做法:修建一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棺材』將這些反應堆牢牢封閉起來,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年時間。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29日中午,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無償援助的1萬噸汽油和1萬噸柴油從大連港啟運,預計將於4月1日、2日分別運抵日本廣島縣江田島港和愛媛縣波方港。
日前,由中國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的第二批救援物資已從北京機場啟運,包括6萬瓶礦泉水和325萬副橡膠手套,共計96噸、473立方米。
此外,記者從中國紅十字會獲悉,29日中國紅十字會決定第三次向日本地震災區提供2000萬元人民幣緊急援助,用於支持日本紅十字會的救助和重建工作。
此前,中國紅十字會已於3月12日和3月15日分別向日本紅十字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和500萬元的緊急援助款。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29日確認,又有一名中國公民在本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引發的海嘯中遇難。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其網站發布消息說,經日本宮城縣警方確認,在宮城縣石卷市居住的一名中國公民在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不幸遇難。應其家屬要求,遇難者詳細信息不在網上公布。
本月17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前方工作組初步確認,一名中國公民在宮城縣石卷市不幸遇難。25日和27日,經宮城縣警方確認,宮城縣牡鹿郡女川町一名中國公民、宮城縣仙臺市一名中國公民在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中不幸遇難。
此外,日本警察廳說,截至當地時間29日21時,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已造成11168人死亡、16407人失蹤。
據日本媒體報道,2011年度日本國家預算案,昨日傍晚宣告成立。這份預算在參議院遭到否決,但是根據日本憲法規定,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後30天自然成立。預算總額為92.41萬億日元。
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將准備10萬億日元的救災資金,用於災後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