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今日美國》報道,盡管前景不容樂觀,但美國宇航局(NASA)還是決定,對已經與地球失去聯系將近一年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做出最後的呼叫嘗試。如果仍是杳無音訊,那麼美國宇航局會減少對『勇氣』號的監控力度,將精力轉移到運轉正常的『機遇』號上。
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程序主管卡拉斯(John Callas)介紹,『勇氣』號一直沒能向地球傳回信號,恐怕問題非常嚴重,不會是簡單的動力問題。
據了解,依靠太陽能運作的『勇氣』號探測器於2009年的一次例行任務中陷入了沙坑,盡管宇航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許多嘗試,它仍然卡在沙坑中,當火星上的冬季來臨時,『勇氣』號由於不能轉向太陽一側導致動力不足,從此陷入『冬眠』狀態。
工程師們本來希望當太陽轉到合適的位置時,探測器就能『醒』來,但按理說本月初火星上的陽光照射就能達到最大值,可探測器依舊是杳無音信。華盛頓大學的項目助理研究員阿維德森(Ray Arvidson)表示,能夠接收到『勇氣』號信號的幾率小於50%,但他仍然認為有必要繼續呼叫。
地面控制人員最近一直用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時間呼叫『勇氣』,因為探測器內部的時鍾可能已經損壞。而由於擔心探測器上的聯絡器已經損壞,工作人員還嘗試使用備用聯絡器頻率進行呼叫。如果最後的呼叫也沒能成功,那麼宇航局將宣布探測器失靈,到時將不再對探測器進行實時監測,僅維持偶爾監聽,直到年底。
『勇氣』號與『機遇』號於2004年分別在火星上兩個相反的地點成功軟著陸,兩個探測器的原定服役期均為3個月,但最終都超過了期限:『勇氣』號在失去聯系之前,它已在火星上工作了約5年時間,運轉正常的『機遇號』到現在為止更是工作了6年多。在這段時間裡,兩個探測器發現了火星上的水以及紅土。宇航員貝爾(Jim Bell)表示,探測器的失靈是重大損失:『我們(通過傳回的照片與信號)與它(「勇氣」號)在火星上一同經歷了那麼多精彩的歷險,它為我們了解火星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