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值得關注的是,在《通報》中,新華人壽和中國人壽兩家保險公司受到了表揚。《通報》中提到,新華人壽『深入開展洗錢方式研究,並加強可疑交易分析的廣度和深度,報告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據新華人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0年底,新華人壽反洗錢專、兼職隊伍已達1017人;總分公司共舉辦各類反洗錢培訓247次,培訓反洗錢相關人員49870名,比2009年同期增加167%。在培訓中結合保險業務的特點,引入國際財務核保的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可疑交易人工分析的技術性和深入性。
在協助公安機關打黑破黑的行動中,保險公司反洗錢工作也卓有成效。據介紹,新華人壽重慶分公司結合重慶市打黑行動的持續開展,密切關注網絡信息,一有名單發布,立即報告總公司,在核心業務系統導入打黑名單,使重慶黑勢力分子文某家屬的保單被准確排查出來,為公安機關破案提供了相關證據。
而隨著國際反恐工作的不斷深入,根據中國外交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要求,新華人壽也將聯合國安理會發布的反恐黑名單和組織、我國公安部發布的反恐名單都成功導入核心業務系統,各業務節點時時排查。據了解,去年,新華人壽新疆分公司就曾排查出兩筆疑似公安部發布的黑名單,並立即通過當地人民銀行上報公安部門排查,發揮了金融機構在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行業聯動出擊隨著經濟全球化、資本國際化的發展,洗錢風險跨國家、區域傳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除走私、毒品、貪污賄賂、金融詐騙等上游犯罪引發的各種洗錢活動之外,金融保險機構由於具有資金密集、網絡發達、經營方式靈活多樣等特點,也已成為犯罪分子進行洗錢活動的主要渠道之一。
據記者了解,『十一五』時期,人民銀行全面開展了金融業反洗錢監管,並於2007年初,制定下發了《關於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金融機構嚴格執行反洗錢規定防范洗錢風險的通知》,對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金融機構進行了風險提示,並嘗試開展對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的反洗錢現場檢查,啟動了對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的反洗錢監管工作。2008年開始研究並逐漸推行『風險為本』的監管方法。『十一五』時期,人民銀行及其分支行共對近兩萬家金融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依法對違反反洗錢規定的1900多家機構給予了處罰,包括數十名金融機構高管在內的170名從業人員被處以罰款。通過檢查督促,金融機構合規經營和防范洗錢風險的能力明顯提昇。
據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副局長劉爭鳴介紹,『十一五』時期,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已建成了全面覆蓋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的資金監測網絡,基本實現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數據的聯網報送,反洗錢監測分析能力穩步提高,為全面貫徹落實反洗錢法律奠定了良好基礎。(本報記者黃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