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同齡的孩子睡夢正酣時,他在洗菜,做飯;
當同齡的孩子游戲玩耍時,他在掃地,洗衣;
當同齡的孩子躺在母親懷裡撒嬌時,他在一口口地給母親喂飯。
他是胡繼汕,一個11歲卻已照顧癱瘓母親6年的孩子。 『照顧好媽媽是我的責任,我一點也不覺得苦』夏季天亮得比較早,胡繼汕說他喜歡這個時節,因為『這個時候不用摸黑』。
五點多,胡繼汕就起床了,從此開始他忙碌的一天。而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刷牙,洗臉,處理大小便,然後用他幼小的身軀將媽媽移到輪椅上。接下來,就是做早飯,或是買一些包子回來,一口口喂媽媽吃,還要不時為媽媽擦嘴。等家裡一切都安頓好了,纔一路小跑到學校。中午放學後,匆匆忙忙跑回家,給媽媽做些必要的擦洗後,詢問媽媽想吃點什麼,開始做飯,喂飯。為了節省時間,他往往和媽媽一起用一個大碗吃飯,吃飯時候喂媽媽一口自己吃一口,喂媽媽一口自己再吃一口……這樣,一大碗飯吃完了,兩個人也就都飽了。晚上,他還要再重復著早上、中午的事情。等做完這些事情後就搬個凳子在媽媽輪椅旁寫作業,寫完陪媽媽聊聊天,繼而睡覺。
這就是胡繼汕的一天——從五歲開始,他幾乎全在這種循環中度過。在胡繼汕出生後不久,媽媽龐金娥得了類風濕病,後來病情漸趨加重,直至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而原本身體也不太好的爸爸胡修華為了給妻子看病,只能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家裡,照顧媽媽的重擔便留給了年幼的胡繼汕。
『那是我的媽媽,照顧媽媽是每個兒子的責任,我一點也不覺得苦。』胡繼汕在采訪中一直面帶微笑。胡繼汕的班主任徐秀珍告訴記者,他是個很陽光的孩子,雖然生活艱苦,但是一直積極、健康,對生活態度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