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劉建(右一)指導學生們逃生
劉建與瀘州紅十字會商定將瀘州救援培訓基地建成重大自然災害救援逃生培訓基地
為中小學生傳授災害逃生救援知識的瀘州救援培訓基地活動開展得如何?孩子們能不能從中學到實用的逃生和救援技能?6月2日到3日,由華西都市報和瀘州紅十字會聯合組建的瀘州市青少年救援培訓基地,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曾成功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順利抵達南北兩極的華西都市報著名登山記者劉建。
劉建代表華西都市報與瀘州紅十字會商定:將瀘州青少年救援培訓基地建成集地震、火災、洪水和山體滑坡等重大自然災害救援逃生培訓於一體的基地。
地震體驗艙需要完善
今年5月12日,由華西都市報和瀘州紅十字會共同組建的瀘州市青少年救援培訓基地正式建立。
近一個月來,基地已成功對數百名中小學生進行了地震知識、地震時的自我保護和逃生,及地震發生後的救護等培訓。基地最大的教具地震體驗艙的發明人劉建,一直為沒能親自到場指導培訓感到遺憾。
6月2日中午,劉建應瀘州紅十字會邀請,專程來到瀘州,了解基地培訓情況。在現場觀察了學生們在地震體驗艙中學
習地震救護後,劉建覺得,應該對體驗艙進行完善,『讓外觀更接近真實的房屋,內部設施也盡量模擬生活場景。』
劉建表示,將繼續對體驗艙的設計予以完善,重新進行加固和改裝,所需經費將全部由他籌集。
瀘州基地要拓展項目
3日下午,瀘州市天立中學初二年級100多名學生前往基地接受培訓。瀘州紅十字會救援隊長肖兵和救援隊員們,用幻燈片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解了地震、山體滑坡、火山爆發、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特
性、破壞力,以及對人的安全的威脅。教會學生們如何准確及時判斷這些災害,正確采取自我保護和互救措施。
隨後,孩子們分批進入體驗艙,在劉建和肖兵等人的指導下,體會地震時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震動。
當體驗艙震動到達威脅到房屋安全時,劉建和肖兵對蹲在地上的孩子們發出指令。孩子們立即按照培訓要求,迅速通過通道逃出體驗艙。
劉建和瀘州紅十字會副會長林青松商議後認為,目前基地主要的體驗培訓只有地
震一項,還不能達到讓學生們掌握多種災害逃生的目標。
『應該開拓更多的體驗培訓,纔能讓學生准確判斷各種災害的特征,並及時采取正確的逃生手段。』劉建說,他將會同更多的救援專家一起,設計出其他幾種災害體驗的設備,完善基地培訓項目。
劉建說,先把瀘州基地建設完善後,可以向省內所有城市推廣。這個攀登了世界最高峰的記者,想在每一個市州建設一個這樣的基地,『讓所有的孩子都學會應對各種災害,更好地保護自己。』文/圖華西都市報記者陳章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