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28日,羅店居民在表演舞獅。
當日是端午節,有著600多年歷史的上海寶山羅店古鎮舉行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新華網上海6月5日電(記者李榮)今年端午假期期間,上海郊區古鎮羅店熱鬧非凡。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古色古香、緊扣傳統民俗特色的『節目』,上午有燈謎競猜,下午有龍船表演,晚上有燈彩展示。民俗專家說,羅店的龍船和燈彩,都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現實的資源,要在傳統的節慶中被『激活』。
5日,為期3天的羅店龍船文化節和燈彩年會拉開帷幕。在開闊的湖面上,4條龍船每天在規定時段內逐一進行表演,由當地居民和游客為之打分,累計得分最高者為勝。另有3條龍舟在湖面上競渡,展示龍舟賽的競技之美,每天都記錄下比賽成績,累計用時最短者為勝。在龍船表演中,還將展示『燃旺盆』『放高昇』『點睛』『出龍』等各種傳統儀式和習俗。
據羅店古鎮所在的上海市寶山區文化部門專家說,羅店龍船,始於明、盛於清,以表演、競技為主。船體的制作,既全面傳承了吳越地區龍船之特色,又有諸多的獨特創造,船的前部有古鎮標志性古建築『北極閣』式樣的牌樓,後有艄亭,牌樓前紮『臺角』,船上『旗仗鮮明,錦彩奪目』。自明代起,羅店劃龍船就成為連續數天的民俗文化盛會,年復一年,迄今已歷400多個春秋。光緒年間的《羅溪鎮志》稱『擅一邑之勝』。
在羅店龍船舊俗中,燈彩是不可或缺的,久而久之,燈彩也便『脫穎而出』,成了當地又一張『特色名片』。一到端午劃龍船,不僅龍船的『牌樓』上掛有燈彩,沿街沿河也是張燈結彩。入夜,龍船上的旗仗也用彩燈來替代。據鎮上老人回憶,過去鎮裡經常舉辦燈會,出燈隊伍長達數公裡,彩燈種類達上百種,皆出於本鎮民間藝人之手。有的以蘆葦制作骨架,用紙張裱糊,並有花紙裝飾,造型逼真。
此次,羅店古鎮特地推出『互動項目』,要讓民俗資源在現實的節慶活動中被『激活』。在特色燈彩展示區,舉辦『有獎燈謎競猜』,讓游客開動腦筋,一展身手。最受歡迎的要數紮燈比賽,這是『技術活』,首先要耐心地學幾招,然後纔能發揮一下自己的創意,紮成功了,以後自己家裡就可以掛上『我家制造』的燈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