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荷在民警的帶領下走出『脫癮區』
開欄語
今年,國家禁毒委為禁毒日確定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日前,國家禁毒委辦公室公布的《2011年禁毒報告》顯示,在去年查獲的11.94萬名濫用合成毒品人員中,35歲以下超過80%,其中18-35歲有9.1萬名,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5000多人。
好奇、衝動、刺激、麻痺自我……走上吸毒不歸路,大抵始於這些看上去有些『隨意』的原因。然而,這一選擇的背後,又牽扯著多少不堪回首的妻離子散?暗藏著多少道德淪喪、走向犯罪的不歸人生?
『6·26』國際禁毒日臨近。每年此時,我們都不得不帶著沈痛的心情,碰觸這個『猛於虎』的詞匯——毒品。即日起,華西都市報推出『6·26』國際禁毒日系列報道,對職能部門的禁毒工作進行深度解讀,走進戒毒所對話吸毒人員,全面挖掘近期毒品案件,還原鋃鐺入獄者的犯罪道路。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後,能更堅定『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信心。
●29歲的她,原本經營藥材生意,收入頗豐,家庭幸福,是一個令很多同齡人羡慕的女人
●然而,吸毒6年,她花掉100多萬,生意垮了,父母不認她,丈夫跟她離了婚,孩子也不得相見……
昨日上午,在成都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隨著厚厚的鐵門『?當』一聲被打開,戒毒人員小荷(化名)被工作人員帶出『脫癮區』。身穿戒毒服的她走路有些緩慢,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卑。大大的黑眼圈,略顯粗糙的皮膚,比29歲的實際年齡看上去略顯蒼老。
6年前,23歲的小荷本是一個令很多同齡人羡慕的女人:她經營著藥材生意,收入頗豐,不僅生活富足,有車有房,每年還有10多萬的結餘;她與丈夫恩愛有加,育有一個可愛的3歲寶寶。
然而,這一切,止於一次吸毒的經歷。6年的吸毒史,她花掉了100多萬,生意垮了,父母不認她了,丈夫跟她離了婚,娃兒也不得相見。
面對華西都市報記者的采訪,她坦言『毒品改變了我的人生,毀掉了我的幸福』。
第一次吸毒經不住朋友的誘惑
2005年的一天,小荷和朋友出去玩時,在朋友的『盛情邀請』下,吸食了海洛因。『當時好奇心太重,經不住誘惑做了傻事。』小荷說。
從那以後,她無心打理生意,終日與毒為伴。『毒癮一犯,渾身像被蟲咬一樣難受,心裡發慌,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找到「吃的」,再想辦
法找下一頓。』看到原本上進心很強的妻子成了『癮君子』,丈夫多次勸說。見她難戒毒癮,四年前,丈夫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帶著兒子離開了她。
『看我被折磨得不成樣子,爸媽曾跪下來求我,讓我戒毒。』清醒的時候,她會想到以後,陷入深深的自責。然而,毒癮一犯,一切都拋到腦後。『家人的眼淚和勸說,根本不起作用。』
2009年,小荷被成都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收容,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戒掉了毒癮。
戒毒後再上癮賣光家產花掉百萬
『離開戒毒所時我已經戒掉了,打算重新開始。』然而,第一次走出戒毒所,小荷並沒預見到日後的變故。
半年後,她在公交車上再次遇到四年前邀她吸毒的朋友,相約晚上一起玩。就這樣,她再一次碰觸了海洛因。『毒品害了我,毀了我的幸福。』再次吸毒的她一發不可收。
漸漸地,她瘦得皮包骨頭,眼神迷離。那段時間,她白天不敢出門,上街只能埋頭走,怕別人認出來。此時,傷心過度的父母含淚說,再也不認這個女兒了。
為了吸毒,她把做生意積攢的家產全部花光,車子、房子都賣了,仍然無法籌齊毒資。為
了滿足自己的毒癮,她開始混跡社會,坑蒙拐騙偷。吸毒6年,她花掉了100多萬元。
三個月前,她因涉嫌偷盜,從當地派出所再次走進強制戒毒所。
愧對全家人痛下決心再不沾毒
『來戒毒所三個月,身體已恢復。我已痛下決心,再也不沾毒,不去接觸那些吸毒的朋友了。』她坦言,在沒有毒品的日子,她內心平靜,信心漸增。
父母已不相認,家人從來沒有探望過她。她坦言,孤單的戒毒生活中,特別想念已9歲的娃娃。
離婚四年,她只見過娃娃一次。那次見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她再也無顏面對自己的親生骨肉。當時,9歲的兒子疑惑地問,『媽媽,你是不是做錯了事,纔會被抓起來?』那一刻,小荷的心重重地被擊痛。『娃娃那麼小,我怎麼面對他……』她特別希望自己能盡快走出毒癮,出去後謀一份正當生計,彌補這些年娃娃身上缺失的母愛。
作為家裡的獨女,她對父母的愧疚也從未消退。『因為吸毒不能自拔,我深深地傷害了父母和家人。我覺得對不起他們。出去後,我一定會踏踏實實過日子,讓父母重新接受我。』
受前妻鼓勵戒掉毒癮就復婚
●34歲的他,離婚後看到前妻在和別人交往,接受不了,選擇吸毒麻痺自己
●前妻提出復婚,他說,等我徹底把毒癮戒了,纔有資格復婚
在成都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收容著像小荷一樣的200多個戒毒人員。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對話34歲的戒毒人員黃強(化名),與小荷不同,他的戒毒之路顯得並不孤單,『得到了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我相信自己會很快戒掉毒癮。』
黃強走上吸毒的道路,與失敗的婚姻有關。用他自
己的話說,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的他,長期缺失家庭關懷。成年後,他特別看重家庭,『內心接受不了妻子離開自己,留下一個破碎的家』。
離婚後,他離開都江堰,去外地散心。三年前,他回到家鄉,看到前妻在和別人交往,更加接受不了。郁悶之下,他選擇了吸毒麻痺自己。『後來我爸爸給前妻打電話,她知
道我吸毒上癮後,哭了。』他說,即使離婚多年,前妻還記掛著自己,這讓他很感動。
不久,帶著家人的鼓勵,他來到戒毒所。欣慰的是,至今單身的前妻來看過他。『她說了句對不起,還提出復婚想法。』高興之餘,他表現出了男人應有的責任感。『等我徹底把毒癮戒了,有能力養活她和孩子,纔有資格跟她復婚。』
禁毒教育一日行『神秘小屋』模擬吸毒者感受
昨日,成都市禁毒委發出倡導,推廣『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選擇健康生活方式、共建和諧社會』理念,並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系列禁毒主題活動。
昨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組織社會各界人士
近80名,到成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禁毒警示教育館,參加『禁毒教育一日行』活動。
解說員帶市民參與互動環節,一處名為『是毒魔還是心魔』的感受室,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小屋地板傾斜很嚴重。『感覺身體不能平衡,飄飄忽忽的,腦殼都昏
了,有點難受。』童女士捂著頭說。解說員表示,小屋地板做了45度傾斜,模擬了吸毒者的身體感受,告誡大家不要碰觸毒品。
同時,『禁毒教育一日行』也在成都市公安局強制戒毒所進行。來自蜀城中學的300多名學生,在那裡聽
民警講授毒品的危害。同學們在戒毒區,透過鐵窗接觸戒毒人員。雖然沒有跟他們交談,但一位高二學生說,看到吸毒人員的生活,他很受觸動。『我看到一個姐姐,趴在床上寫日記,她看上去很年輕,比我大不了多少,毒品太害人了。』
本組稿件由華西都市報記者盧佳麗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