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成都目前電梯運行量4萬多臺,電梯運行量以每年20%速度遞增
-不少小區物管人員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監督部門對電梯進行安全檢測
-在成都,電梯的使用壽命到底如何?目前還沒有一個相應標准
北京地鐵4號線地鐵扶梯傷人事故陰影尚未遠去;7月7日,上海一部載有十多名乘客的電梯突然從4樓如自由落體般『直墜』底樓;10日,深圳地鐵又發生傷人事故;11日,成都荷花池百貨附一區的電梯又『咬』傷小孩……電梯安全隱患,已向人們敲響了警鍾!
據成都市特種設備檢驗院電梯室主任趙丁介紹,截至目前,成都電梯運行量4萬餘臺,且成都電梯運行量以每年20%速度遞增。『在成都不少小區,物管方拒絕配合電梯安全檢測,以及為壓縮維護成本,維保質量縮水現象很普遍。』
管理缺位
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約163萬臺,其中扶梯、客梯增長尤為迅速。近年來,全國平均每年發生電梯事故40起左右,傷亡40多人,特別是2011年以來電梯事故呈上昇趨勢。『電梯作為一種公共交通工具,電梯事故頻發,已給快速發展的公共設施建設敲響了安全警鍾。』成都市特種設備檢驗院電梯室主任趙丁介紹,我國無論是電梯產量還是擁有量,均高居全球榜首。在成都,目前電梯運行量已高達4萬多臺。與此同時,隨著大量新型小區的逐步呈現,成都電梯運行量,每年
以20%的速度遞增。
一方面,電梯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入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對電梯的使用年限,目前並無統一的標准。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市曾經規定過住宅電梯的壽命年限,一棟樓如果是單梯,使用壽命為15年;如是雙梯,使用壽命在18年左右,根據實際狀況可以適當延長。北京市電梯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彭金聲回憶說:『當時是三年左右有一次中修,五至六年有一次大修,15或18年要更換電梯,現在這個規定已經很少有人遵守。』
電梯使用年限沒有標准
維護縮水
電梯物管方敷衍保養
記者多方查證,發現不僅是成都,包括國內其它城市,目前對電梯的使用壽命,均無相關規定。『由於沒有電梯使用年限的相關標准,我們監督檢測原則是,查看每一座電梯是否按時「體檢』?物管方是否按相關規定,對所屬電梯進行維護和保養。只要按期保養維護,這座電梯就允許運行』。
趙丁介紹,北京地鐵扶梯出現事故後,成都特種設備檢驗監督部門,近期已對成都所有公共場合電梯進行了拉網式檢測。遺憾的是,由於監管單位人手不夠,加上不少小區物管部門不願配合檢測,這對小區電梯的檢測工作,帶來了很大
難度。
最讓電梯檢測部門頭疼的是,長期來,一些小區物管人員,總是借各種理由拒絕監管人員對小區電梯檢測。另一方面,由於電梯維修成本較高,有的小區物管人員為了壓縮成本,不按規定期限對電梯進行檢測維護,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電梯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很多電梯的業主都通過第三方維保商對電梯進行維保,目的就是為了節省成本。例如,如果是廠家維保,一部電梯一年的維保費用為7000元左右,高的甚至達到1萬元,而第三方維保商卻能將其壓縮到3000元左右。
電梯患病
四大癥結是誘因
『電梯事故的發生,80%以上的事故還是產生在維保環節,也就是後續的檢修保養不到位,這與特種設備的檢測、維修、更新等操作規程不規范有關。』彭金聲進一步指出。
事故頻發背後暴露出哪些深層次問題?相關專家介紹,一是生產環節質量控制不嚴,采購環節極力壓低價格。目前,國內生產的電梯大部分能夠達到國家標准,但電梯行業存在惡性價格競爭,產能過剩。一些廠商生廠的所謂『經濟型』電梯,這些經濟型電梯與正常的電梯相比,有些功能就被減掉了。例如電梯的『到站鍾』聲就沒有了,本來應該顯示『正在維修』的也不顯示了,一些功能被簡化,價格下來了,隱患也必然增加。
專家表示,公共設施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設施采購必須滿足安全這一標准。通過公開招標降低成本是目前采購環節采取的辦法,但前提是最後中標的產品必須滿足相關安全標准,而不能只看誰的價格低。
二是維保環節敷衍了事走過場。三是監管落後。如深圳市市場
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
察處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目前檢測機構對地鐵進行檢測,參照的是2002年實施的《電梯監督檢驗規程》,這一規程已有近10年歷史,有些新的安全隱患出現在檢驗規程之外。四是標准針對性不強,我國電梯制造參照歐盟標准,但歐洲的電梯使用頻率、客流量和中國有很大差距,造成現行標准難以適應中國國情。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仁剛
□溫馨提示
遇到電梯故障一定要冷靜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隨著電梯在成都不少小區大量湧現,電梯出現的傷人事故頻頻見諸報端。就其事故原因,趙丁分析認為,大多事故與乘坐電梯者使用不當有關。比如,按照規定,乘坐扶梯時,乘坐者沒有手扶扶梯。乘坐昇降電梯時,乘坐者亂按電梯鍵,在電梯轎箱內蹦跳、打逗、碰撞、相互擁擠,或將身體靠在電梯轎壁、層門上等等現象,都會引發電梯安全隱患。目前,電梯出現故障最多現象是,電梯運行中中途停止。在這種情況下,乘坐者往往因恐慌,而導致自救不當出事。事實上,電梯出現上述現象時,乘坐者應保持冷靜,通過電梯報警系統或通過自己的手機向外界報警。值得一提的是,電梯即使中途停止,轎箱內的空氣並未停止與外界之間的對流。 王仁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