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鄧海建
『達芬奇』的故事綿延了N季,遲遲不肯散去。有消費者近日向記者透露,達芬奇家居要求需退貨的消費者自行提供質檢報告,否則不予退貨。同時,『達芬奇』拒絕履行兌現其公開宣稱的『假一罰十』承諾。達芬奇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承認,要消費者提供質檢報告『是為了避免有些消費者鑽空子』。(8月2日《廣州日報》)
『達芬奇』出事至今,時常聽聞有人暗自慶幸:說好在咱沒錢、買不起達芬奇,上當的都是有錢人。其實稍一咂摸,這慶幸就成了很傻很天真:有錢人都捍衛不了私權的市場,窮人果真能幸運地享有公平正義?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其說是買了『達芬奇』的消費者在與潘莊秀華為代表的廠家博弈,不如說是國內消費市場的一次成熟度、規范度測試。『達芬奇』出事了,潘莊秀華哭了,退賠扯皮了……用一句流行句式說:不管你信不信『達芬奇』的彪悍,反正,我是信的。
彪悍的意思有三層:一者,其實賣『達芬奇』的遠不是一家,因為媒體早就曝光了東莞的一些家具廠,假出口再轉內銷,身價暴漲,業內的說法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善於演繹思維的公眾又陸續發現了身邊諸多的『達芬奇』,『達芬奇奶粉』、『達芬奇建材』……既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自然底氣十足;二者,『達芬奇』事件就像牙膏,擠一擠,真相一直還是有的——起先,他們聲明所有產品百分百進口,後來,他們說有一點點是國產的;起先,他們說和廣東家具老死不相來往,後來,承認也曾去過那麼兩三回……若不是輿論的堅持,在真相面前,消費者不過是一只只蚍蜉而已;三者,『達芬奇』們深諳中國市場之道,山寨多了、信譽散了、人心黃了,『貼牌創業』就成了不少『報效祖國』的『有識之士』的生財之道,換言之,『中國制造』一日不能硬氣起來,『達芬奇』就一日不會退出失序的中國市場——而這種錯亂的消費需求,絕不能簡單地歸罪於消費心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彪悍的『達芬奇』也無須贅言。自己的商品有問題,卻在退貨環節前置了消費者舉證的義務;更荒唐的是,『假一罰十』公開承諾過後,愣是耍賴不兌現——強蠻如此,奈其若何?有律師說,比照我國刑法,『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眼下,達芬奇家居被抽檢產品已被權威機構判定為『不合格』,只要銷售不合格產品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達芬奇家居就涉嫌觸犯這一罪名,應予以立案偵查。遺憾的是,在這場撕破臉皮的肉搏戰裡,消費者與『達芬奇』的江湖決斗,完全是原生態的非均衡博弈——誰牙齒厲害誰老大。專家在場下跳腳講解,而無執法權的消協也只能吹吹小喇叭,工商等行政部門一應搬凳子作壁上觀。這纔使得有關『達芬奇』的退賠問題變得傲慢而滑稽。
這是一個悖論:『達芬奇』越是彪悍,我們越是對國內市場失望;而失望之後必然越是青睞洋品牌,這又給『達芬奇2.0』、『達芬奇3.0』提供了更強勁的土壤。一個刁蠻的品牌,一個匪夷所思的消費事件,一場勢不均、力不敵的買賣之戰——有待『打撈』的公權,明白『沈默即幫凶』的古訓嗎?
更多精彩原創評論等你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