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10日,新中國的第27個教師節。在江蘇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鏡心樓三樓的辦公室裡,73歲的李吉林老師像往常一樣,在辦公桌前認真地做著讀書筆記。 55年來,李吉林始終堅守在教育一線,『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我永遠不會感到疲倦! 』
用『情景』把課堂教活
1978年,在改革春風的沐浴下,從教22年的語文老師李吉林感到傳統的封閉式教學難以激發兒童的興趣和潛能。她把孩子們帶到實際的場景中學習,開始了小學語文情景教學的探索。
為了尋找與教材中相符的場景,李吉林想盡辦法。從春天的山坡到夏天的荷塘,從秋天的田野到冬天的雪地,到處都留下了她和孩子們的身影,『孩子們睜大眼睛觀察著美妙的世界,在真實的情境中吮吸知識的甘露。 』李吉林向記者幸福地回憶往事。
『一切知識都產生於情境中,又回到情境中去運用。 』李吉林發現,具體的情景不僅對兒童的語言認知有積極作用,還能促進兒童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潛在智慧的發展。通過數十年的研究實踐,李吉林和她的團隊從最初語文課的情景教學擴展到了多學科的情景教育,又開發了可供全國推廣的情景課程。
李吉林的研究成果在教育界引起廣泛共鳴。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稱,李老師把教材教活了,把課堂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說,李老師的情景教育思想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內涵,也符合世界教育發展的潮流。
在小學校園裡『讀大學』
無論風霜雨雪、寒冬酷暑,李吉林一直堅持讀書和寫作,『在學校教書50多年了,我離不開校園,離不開孩子們,工作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情景教學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場景,把枯燥的理論變為生動的故事,為了能夠讓更多兒童健康成長,李老師常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李吉林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喜歡旅游,但為了教育工作,她放棄了一次又一次機會。在濟南開會,大家會後去登泰山,她卻應邀給當地老師上課;在洛陽交流,空閑時大家去看牡丹,她卻冒雨去農村上示范課。她多次謝絕組織安排的療養,先後放棄去歐洲十國、俄羅斯難得的考察機會。
『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困難沒能上成大學。』李吉林說,『生活的艱辛讓我懂得了堅韌和珍惜。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小學校園裡讀大學。 』
為孩子『永不疲倦』
在進行情景教育改革的30多年中,李吉林撰寫了數百篇論文,出版了13本專著,編寫了1至12冊小學語文補充教材,獲得省部級獎勵十多次。她剛剛出版的著作《為了兒童的學習》被教育部授予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許多親友勸李吉林『見好就收』,但她卻憑借對教育的赤誠和對兒童的摯愛,始終對工作充滿激情。她對青年教師悉心指導,發揮好一名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在李吉林帶過的13個徒弟中,有4人當了學校的校長,3人成為全國特級教師。
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副校長施建平說:『李吉林老師不僅提高了年輕教師的業務能力,還以孜孜不倦的職業精神感染和帶動著所有的人。 』
目前,李吉林還在進行『十一五』課題——『情景教育與兒童學習』的實驗與研究。 『兒童教育還有很多研究要做,我要不斷地學習,纔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和教育的需要。』李吉林說。
記者凌軍輝孔祥鑫新華社南京9月14日電
圖為李吉林老師和學生們在一起(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