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補白
□顧思齊
●一個人的讀書方式,很大程度決定了他的思維習慣,甚至決定了他的創造力。
●對外國說不的知識分子,就像對男人說不的女人一樣,是一種政治上的矯情,故作姿態,欲拒還迎而已。
●我們現在經常說明星是“各領風騷三五天”,其實觀察歷史,也未嘗不如是。
巴比倫,埃及,印度,希臘,羅馬……有幾個帝國能長期維持強盛呢?即使羅馬也不能。(從這個角度說,儘管中國在軍事上佔據強勢的時候不多,但能維持繁榮這麼久,也確實可以自傲了。)
再看近代西方: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德國,美國,不也是輪流坐莊?大英帝國稱雄了十九世紀,但終於也要讓位給它的前殖民地。
漢代的匈奴,隋唐的突厥、吐蕃,宋代的契丹、西夏、女真、蒙古,明代的滿洲,一波接一波地勃興,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征服中原,而今安在哉?
明清時代,晉商在北,徽商在南,在商業金融上平分天下,但現在的山西除了煤,安徽除了黃山,又有什麼呢?
也許每一個共同體,大到帝國,小到地域羣體,都有它的爆發期,都有它最風光的時候吧。但沒有任何共同體能夠永遠贏盡天下,即使美國也不能。現在有無數人預言美國將要衰落,對於這種預言,我還無法相信———可是,遲早是會有人說中的,因爲任何一個帝國遲早都要衰落。
顧思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