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南昌10月9日電(記者周密)“工作很順利,房子有五十多平方米,兩個房間,光線很好,而且每個月只需要80元錢。”說起政府給安排的新房子和新工作,王茂華的遺孀譚長華在電話裏透出幾分開心。隨着新學年的開始,譚長華也正式開始在宜春市第八小學的教師工作。
2010年3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慈化鎮伯塘村一棟民房突發火災,6名幼童被困火海。伯塘中學青年教師王茂華及其岳父譚良才奮不顧身衝進火海,三進三出勇救被困幼童。翁婿兩人卻被燒成重傷,王茂華獻出了寶貴生命。
事件發生後,當地政府全力救助。譚良才燒傷嚴重,政府專門在溫泉療養所安排爲其治療,並邀請全國知名燒傷專家在宜春爲他會診。出資15萬元爲王茂華身有殘疾的父親重蓋了一棟二層新房,在宜春市中心爲譚長華安排了一套廉租房,並將譚長華從鄉村小學調入城區工作,爲王茂華的父親以及譚良才申請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爲王茂華和譚長華兩歲的女兒購買了一份保險,每年爲孩子提供一定的生活、學習費用。
從2008年開始,宜春市就逐步建立和完善公民道德榮譽檔案、見義勇爲人員檔案,並將宜春英模和先進典型的事蹟和照片噴繪在候車亭和閱報欄上。在建立“見義勇爲基金”、“慈善救助基金”的基礎上,宜春市政府每年拿出10萬元見義勇爲專項經費,去年又設立了“英模褒獎救助基金”,專項用於對英模的褒獎救助。“政治上有待遇,社會上有聲譽,經濟上有保障”,好人的付出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也造就了更多的英雄。2010年起,江西宜春市陸續涌現了譚良才、王茂華火海救人,蔡明飛父子海南救人、鄔雪輝悉心照顧女朋友等多個感人英雄,僅2010年就有3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我感謝政府,也感謝社會上的好心人。”譚長華說,“看到政府和社會這麼關心我們,很多人告訴我要改變生活態度,多去做有意義的事,多去幫助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