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前正值花生、大豆等新一季油料作物收穫的季節,國內大大小小的食用油公司都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原料收購工作。有分析人士認爲,新一季油料作物進入油脂加工市場,可能成爲平抑食用油價格的重要契機。
今年上半年,由於產不足需,國內大大小小的油脂企業基本都在虧損狀態下維持生產,很多中小企業不堪負重,最終選擇停產。而到了下半年,隨着食用油限價令的到期,各油脂企業紛紛頂着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選擇提價,幅度高達5%—10%,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經濟通脹趨勢。
業內人士認爲,原料產量徘徊不前是食用油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因。從上世紀末以來,國內油料生產長期徘徊不前,並呈現下滑趨勢,油菜籽產量一直在1200——1300萬噸左右,花生產量在1400萬噸左右。特別是近幾年,由於種植收益波動大,人力成本增加,農民種植油料作物的積極性更是屢受打擊。以花生爲例,山東省2010年花生種植物質費用比2009年增長10.5%,人工成本卻增長了119%。而從收入上看,2005年至2009年全國花生每畝平均純收入(即淨利潤)在204元至620元之間大幅波動,其波動幅度遠遠大於玉米等糧食作物,甚至可能虧本,這必然會影響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種植面積呈減少趨勢也是預料之中的事。這種情況反映到市場上就是花生油的漲價幅度要高於豆油等品種。
不過,記者走訪終端賣場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儘管漲價幅度較大,花生油仍然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種之一。一位市民告訴記者:“買花生油主要是考慮健康,聽說現在的大豆油、玉米油很多都是轉基因的,我寧願多花點錢買花生油。”可見,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消費者的食用油消費觀念從價格因素主導轉移到健康因素主導。
目前,市場上能買到十多種品牌的花生油,但質量參差不齊。油的品質歸根到底由原料決定,如果採用陳年劣質花生進行生產,其品質自然要大打折扣;反之,採用新鮮花生壓榨而成的花生油,其品質也更可靠,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龍大花生油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採用當季新花生爲原料,並採用了純物理壓榨技術,龍大花生油充分保留了花生的營養成分,是健康食用油的代表。
據瞭解,龍大食用油公司位於我國花生主產區山東,具有接近花生產地的地理優勢。除了擁有大片花生基地,龍大每年還從當地農戶手中大量收購新鮮花生,爲下一季的生產儲備充足原料。與很多油脂企業一樣,龍大目前正積極投入到花生原料的收購戰中,爲贏取未來的市場競爭增加籌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