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慶假期已過,市民回頭一算賬,發現黃金週變成了“花錢周”,吃、喝、玩、樂,手裏的錢快速流出。據臨沂市商務局8日公佈的數據,國慶長假期間,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4.2億元,也就是說,臨沂人平均每天要花2億多元。此外,旅遊、婚禮都成爲市民消費的重頭戲。
3千元購物卡“血拼”了一把
今年國慶節期間,市民劉瑩的錢包格外“厚實”,除了單位發的一張1000元的購物卡外,她手頭還有從老公和婆婆那裏拿到的兩張千元面值的購物卡,3000塊錢的額度讓她有了買衣服的動力。10月1日、2日兩天,她和朋友在桃源大世界、九州商廈等市內大型商超來回穿梭,痛痛快快“血拼”了一把。
兩天下來,劉瑩可謂“戰果輝煌”,不但給自己置辦了全套秋裝行頭,還給老公和婆婆各買了一件羊毛衫,不過血拼到最後的結果是,“3張卡全花光了不說,還又掏了300塊現金。”劉瑩說。
國慶節期間,正是夏秋換季服飾促銷以及冬裝新品上市的時節,臨沂各商家集體開展“金秋佳節購物月”活動,各種打折促銷點燃了市民們的消費熱情。統計顯示,服裝類、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31.26%、28.91%和22.22%,同時化妝品、兒童玩具、金銀珠寶銷售均出現上漲,同比分別增長23.86%、26.2%、23.84%。
此外、家電、汽車、家居建材、通訊器材等傳統節日熱銷品銷量均大幅上漲。
找地兒吃頓飯還真犯了難
市民周先生沒想到,在國慶節期間“找地兒吃中午飯”會這麼難。
10月2日,周先生帶着妻子兒子3人一起到人民廣場玩了個痛快,到了11點,飢腸轆轆的一家三口來到廣場附近的一家快餐店,一進店門就被嚇了一跳。“用摩肩擦踵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真是人挨着人。”周先生說。
周先生說,至少有50個人擠在點餐處,有的人端着裝滿食品的盤子在人堆裏擠來擠去,還有的直接端着盤子等在快要吃完的客人旁邊,隨時準備“搶座”。因爲就餐的人太多,店裏喇叭一直反覆播放“請就餐完畢後,把位子讓給需要的顧客”之類提示。
看到這情景,周先生打算換家地方吃飯,可是一連找了幾家快餐店,都是人滿爲患,一直到了12點半,一家人也沒找到吃飯的地方,最後只好回家解決午飯。
監測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全市餐飲業一如既往地火爆,婚慶消費、家庭消費、親朋聚會、旅遊用餐成爲節日期間餐飲業四大熱點,各檔次酒店因婚宴、家宴、聚會宴、旅遊用餐強勁增長,知名飯店宴席預訂火爆,餐飲企業生意紅火,重點餐飲企業經營收入同比增長30.65%。
青島玩一天花了近千元
“十一”黃金週期間,不少市民紛紛外出旅遊,這也成爲一個重要的消費熱點。臨沂市民張傳剛在河東區某房產公司上班,由於工作繁忙,國慶節他只能休息三天,趁着這難得的假期,他攜女朋友報了青島一日遊的旅行團。
別看僅僅是一日遊,回家一算賬,張傳剛還是花掉了將近1千元。他和女友遊覽了青島的棧橋、五四廣場、小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等景區,玩得很是開心。“一路上還沒捨得多花錢,僅僅吃飯、買點土特產,很節約,可還是花了不少。”
旅行回來,張傳剛略微算了一下賬:去青島的旅行團團費是每人290元,由於一日遊不包括餐飲,兩人吃飯花了100元左右。此外,在青島買了接近300元的當地特產。最後算起來,將近一千元的消費還是讓他倆的一日遊顯得有點貴。
國慶七天假趕上仨婚禮
國慶黃金週也是婚慶旺季,衆多新人選擇在此時結婚。部分市民在假日期間收到了一大疊“紅色罰款單”,這成爲一些市民花錢的“大窟窿”。
“我的同學、朋友大多數都是二十五六歲,正好是最佳結婚年齡。這回國慶假期,就有三個結婚的,封了這麼多紅包,都感覺有些吃不消了。”市民張浩告訴記者。
9月30日,張浩的一個高中同學在河東區某賓館擺了婚宴,200塊錢的紅包送過去,張浩趕的第一場婚禮這樣結束。隨後,國慶假期正式來臨之後,張浩分別在10月3日和4日趕了兩場婚禮。“一個是從小一塊長大的哥們,關係非常鐵,送少了不好看,直接封了一個600元的紅包。另外一個是大學同學,關係也還不錯,可手頭確實沒啥錢了,只送了200元的禮金。”
送完禮金,張浩手頭開始緊張起來:“三場婚禮,就花了我1000塊錢,國慶假期的其他時間,也沒敢再花什麼錢,都是在家窩着。”本報記者邵琳周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