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8歲的楊麗卿今天被任命爲共青團華安縣委書記,而此前她是一名沒有任何行政級別的普通教師。和楊麗卿一樣,在福建省漳州市還有9位年輕人在“公推競選”中脫穎而出,走上團縣(區)委書記的崗位。
據介紹,漳州市共有11個縣(市、區),除團龍海市委書記已於今年上半年上任外,其他10個縣(區)的團委書記這次全部通過公推競崗選拔產生。按照《漳州市2011年公推競崗選拔縣(區)團委書記簡章》的規定,報考人員必須是30歲以下的中共黨員,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和本地戶籍,任副科級職務滿1年或科員滿4年。全市共有256人報名,123人通過資格審查參加筆試,成績靠前的50人進入面試,經體檢和組織考察,綜合評價前10名的人選依序進行擇崗,按組織程序任命後走馬上任。
中共漳州市委書記陳冬是這次“公推競選”活動的推動者。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幹部問題是最重要的導向,幹部選得好、用得好,一個地方的風氣就正。通過“公推競選”的方式,營造一種風清氣正的氛圍,搭建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創造一個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之所以拿出10個團縣(區)委書記的職位先進行嘗試,是因爲年輕人善於學習,敢於開風氣之先。
2005年大學畢業的紀冠雄從法院的一名助理審判員直接“考”上了團龍文區委書記。“從普通科員到正科級,按常規怎麼也得熬上10年左右。”紀冠雄說,“這次正好趕上公選,而且共青團是個大舞臺,鍛鍊的機會比較多,自己就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報名參加了。”
中共漳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懷榕告訴記者,這次“公推競選”活動,從報名到最後結果公示,持續了3個多月,沒有收到一封羣衆來信,網絡上也沒有看到非議,大家的認同度很高。
一位參加競選的團幹部認爲,“公推競選”破除了幹部選拔過程中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她表示,自己雖然落選,但還是很服氣。(記者陳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