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編輯:武俊美編:金紅組版:陳華
無丑不成戲。即將邁入92歲門檻的張金梁老人,應是目前年齡最大的京劇名丑了。記者曾聽許多文化界人士談到這個愛丑、學丑、畫丑、講丑、演丑、教丑的老頭兒。而新近他又創作了一組新的京劇臉譜在業內頗受好評,9月末的一天,記者走進山東藝術學院高知樓老人的寓所『六丑齋』,聽他拉呱兒。
本報記者霍曉蕙
張金梁1920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京劇世家。其父張春彥工老生,是當年和丑角馬富祿、小生金仲仁、旦角趙桐柵同與荀慧生先生合作的被譽為『四大金剛』的四大傑出配角之一。在家庭氛圍熏陶之下,張金梁迷戀上了京劇,10歲那年,考入北平中華高級戲曲專科學校,初習大花臉,後改小花臉,工文武丑,師從丑角前輩郭春山,後拜馬富祿為師,成為馬派的得意弟子,戲校丑行中首屈一指。
1938年,張金梁以優異成績畢業,參加了由王金璐、李玉茹領銜組成的『校友劇團』赴上海演出。『校友劇團』演員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實力不俗,加上節目新穎,一時轟動了大上海,連演兩個多月,場場爆滿。一時間,中華戲校『校友劇團』成為戲迷街談巷議的話題之一。丑角張金梁也在那次演出中紅了上海灘。他與小生儲金鵬、老生郭和湧、老旦李金泉被譽為『四小金剛』。父親是『四大金剛』之一,兒子是『四小金剛』之一,父子同為『金剛』,堪稱梨園佳話。
曾與大師同臺獻藝
在張金梁的藝術生涯中,有幸與四大名旦、四大須生、四小名旦、八大坤旦同臺演出,這在梨園比較罕見。他分別在梅蘭芳出演的《霸王別姬》、《金山寺》、《西施》、《花木蘭》等劇中扮演角色。他與尚小雲同臺演出《昭君出塞》,飾演王昭君的弟弟王龍。他與荀慧生同臺演出《紅娘》,飾演小和尚。他與馬連良同臺演出《甘露寺》,與奚嘯伯同臺演出《法門寺》。在楊寶森出演的《問樵鬧府》和譚富英出演的《甘露寺》中,均扮演了角色。
作為一名京劇演員,能與這麼多大師、名家同臺演出,值得引以為榮。張金梁老人說,大師都有自己拿手的絕活和自己的藝術特色。他和周信芳同臺演戲時,總是在邊幕觀看周信芳的運氣方法和如何調整情緒,『為什麼周信芳一上臺就特有精氣神,因為他在上臺前已經醞釀好情緒,「帶戲上臺」,一上臺就鎮住場。』
張金梁對與程硯秋大師同臺演出《鎖麟囊》一劇記憶猶新。他談到,自己一度對程硯秋先生練拳和劍不解,有一天忍不住問,四叔,你為何總練太極拳和太極劍?程硯秋笑答:我個子太高,通過練太極拳來調整自己的步伐。在北京長安戲院首演《鎖麟囊》時,程硯秋拎著張金梁的胳膊上場,『「四平調」那段,出場不要慌,扶著我,順著我走,我個子高踏步(存腿兒),你矮,不要再踏步了……』在程先生的鼓勵指導下,張金梁放開手腳,從容登場。
傾心臉譜畫『百丑』
張金梁不僅在京劇表演藝術和戲曲教學中頗有纔華,而且在京劇臉譜方面卓有建樹。在一次患病住院期間,他利用半年時光畫出了《百丑圖》,相聲大師侯寶林曾為該畫冊題寫了『丑魁』二字。
張老所畫的臉譜均是有出處、有考究的,臉譜旁還寫有對人物的點評,十分有趣。張老把他畫的一張張臉譜拿給記者看,邊看邊講臉譜的學問。『畫藝熟能生巧,但是要知道臉譜的每一筆為什麼這樣畫,代表什麼,比如說,畫曹操這個人物,我們一般都視他為奸雄,但是在曹操慨然應允「獻劍」刺殺董卓一事上,也表現出了「忠良」之心,所以就沒給他畫元寶白臉,而是給他一個「半紅臉」……』張老告訴記者,他的臉譜繪畫得到馬富祿等前輩的真傳;特別是他的老師翁偶虹先生,不僅在戲劇上給予他很大幫助,在臉譜繪畫藝術上同樣給予他極大的影響。張老認真地對記者說:『我老了,但現在還不能走,我在搶時間,想在有生之年,進一步對臉譜藝術進行整理、探索,為弘揚京劇藝術盡綿薄之力。』
攝影陳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