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11·15”火災一週年祭即將來臨之際,10月9日,上海市政府被受災居民維權代表起訴至法院,要求公開大火善款的詳細信息。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一幢高層公寓發生大火,導致58人身亡71人受傷。2011年9月6日至10月3日,本報對受災者所質疑的善款問題連續予以報道,引發社會廣泛、持續關注。 10月11日,受災居民代理律師袁裕來表示,目前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是上海市人民政府。
【繼續追問】
依然要求公開善款明細
“11·15”火災發生後,社會各界尤其是上海各界紛紛捐贈款物,但此後在慈善款物的發放問題上,相關部門屢屢遭到受災居民的質疑。
10月10日,部分受災居民維權代表接受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公佈的善款大賬,他們依然對不上。例如一次性慈善幫困金、春季季節轉換購置衣物補貼、高溫慰問金這3筆款項均爲每戶1萬元,這與受災居民統計的數字出入較大……另外,還有一些款項至今下落不明。
爲了深入追查善款的走向,21名受災居民代表委託律師袁裕來,請求有關部門公開詳細的善款信息,但至今仍未能得到善款收支明細。
【提起訴訟】
上海市政府成被告
10月11日,袁裕來接受採訪時稱,受災居民追問大火善款信息的過程中,至今公開賬目的只有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分會和上海市老年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靜安區分會稱,社會各界捐贈款項總計5469.92萬元。我們不明白,這一數據僅是該分會收到和發放的善款,還是所有機關和單位收到和發放的善款的彙總?”
他表示,捐款接受單位有上海慈善基金會、靜安區民政局、靜安區紅十字會、上海慈善基金會靜安分會、靜安區委統戰部的“愛國慈善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寶山區分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虹口區分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奉賢區分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浦東新區分會、閔行區民政局。“按理來說,其他機關和單位的善款,也應該自行公佈。如果靜安慈善分會接受社會各界捐贈款項總計5469.92萬元,那麼總數又是多少呢?”
早在2011年9月3日,袁裕來便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申請公開準確記載着“11·15”火災事故捐贈來源、捐贈對象、捐款內容、發放金額和對象信息的相關書面材料。“9月27日,上海市政府作出告知書,認爲受災居民申請的信息不屬於其信息公開職責權限範圍。”他告訴記者。
袁裕來稱,據他掌握的情況,善款發放時善後領導小組報每筆款項的總數,工作組去領取並簽收第一聯。然後工作組成員發放給受災居民,由受災居民簽收第二聯簽收單。由此可以看出發放的詳細情況是掌握在善後領導小組手裏的。由於善後領導小組是被告上海市人民政府組建的臨時機構,公開政府的法定職責及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應該由上海市政府承擔。目前,袁裕來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訴訟材料,被告是上海市政府。
【官方迴應】
已給維權居民書面答覆
對於因善款信息公開問題成爲被告之事,記者向上海市政府求證。
據介紹,目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已簽收原告遞交的訴訟材料。另外,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就袁裕來律師發出的申請已作出書面回覆,指出相關信息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中所指的公開信息。回覆中還表明,當事人可以申請行政複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