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盲人節。如今人們走在大街上,都能發現醒目的盲道,這些設施讓盲人的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但記者在走訪和調查中發現,並非所有的盲道都能達到方便盲人出行的目的:有的盲道被人爲“攔斷”,有的盲道冷不丁“消失”,還有的盲道則“迂迴曲折”……記者查閱相關的設計標準後發現,這些盲道並不符合規範;隨後記者又親身體驗,感受這些有問題的盲道,同樣遇到了不少困難。
現象1總“轉悠”
從崑崙橋上往下看去,花壇旁邊的便道,黃紅交替形成的“V形”圖案非常漂亮,可對於盲人來說,這些“看上去很美”的盲道,走起來十分不便。每次走不了幾步,就得轉換另一個方向。
這條盲道位於崑崙橋下,津塘公路轉向崑崙路連通的轉彎部,盲道沒有沿着拐彎直接鋪設,而是呈“V形”曲折鋪設,短短60多米的距離,就要繞27個彎角,每個轉角都成90度,並且每個折角的直行距離至少有6個方磚那麼長。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按盲道的指引通行,至少要多出30多米的距離。記者試着閉上雙眼從這裏通行的時候,明顯覺得自己在不停地“轉圈”。
現象2玩“穿越”
不僅如此,其他地方也出現了類似奇怪的景象,在鞍山西道天津大學北門附近的盲道就直接“伸”向了公交站牌。爲了方便盲人乘坐公交車,這裏的盲道在公交站邊專門設置了轉向道路的出口,可是這出口卻直接被公交站牌攔腰堵截,盲道只能直接從站牌下面穿越過去。盲人真要走到這裏,讓人不禁要爲他們捏把汗。
現象3路“在哪”
而就在一路之隔的鞍山西道北側,一條原本筆直的盲道在周圍沒有拐口的情況下卻突然沒有了,這對於盲人來說前面已經沒有路了,而實質上這裏離前面的路口還有將近30米的距離。
志願者調查 人爲佔用不少盲道太忙
就在新報記者一路走訪的同時,本市義工服務隊的義工隊員也在有針對性地調查本市盲道建設中的問題。他們調查發現,市區有一些路段存在盲道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其中,超過半數問題集中在盲道被佔用,其中一些問題對盲人出行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鼓樓商業街區:很多書商、餐飲店、器樂行等將攤位擺放在外非法佔用盲道,很多自行車任意通行。
大衚衕商業街區:小商販對盲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垃圾污染和堆積現象,自行車存車場同樣存在佔用盲道問題。
新世界購物廣場門口:自行車存車場佔用盲道。
紅橋區光榮道凱萊賽商廈門口:自行車佔壓盲道。
河北區中山路:一個緊挨盲道設立的電話亭阻礙通行。
西康路小學門口至宜昌道:約幾十米的一段盲道間斷。
河西區永安道:羅馬花園靠近超市一側便道上的盲道,用白色油漆標出了汽車的停車位。
志願者體驗 蒙上眼走一路麻煩不小
在盲人節來臨之際,爲了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爲盲人服務,本市義工服務隊隊員昨天上街調查,並親自“扮演”盲人,體驗部分盲道不暢帶來的影響。
測試地點選擇在了本市繁華地段的海光寺家樂福超市門前,天津財貿管理幹部學院許瀚文擔當體驗者。10:00,被蒙上眼睛的小許從海光寺地鐵站沿盲道出發,剛走沒兩步就被一輛停在盲道上的汽車“撞”上,無奈之下他只好摸着汽車車身繞開之後再繼續步行。在測試的約1公里盲道中,類似的情況就遇到了10多次。他時常被汽車、自行車、電話亭等擋住,有一次還險些撞上緊緊挨着盲道的路燈杆。
在另一條測試道路上,小許走着走着蹭了幾步,突然蹲在地上,用手摸來摸去,只聽這時候他呼喊隊友“快來幫我一把,我找不到路了”。其實,這條道路的確還有盲道,小許就踩在盲道上,但這段盲道凹凸的高度差最小的只有1毫米。“單憑用腳去感覺,盲道的觸感並不明顯,有的時候根本分不清哪是盲道線哪是便道,我今天穿的鞋其實鞋底並不厚,但實在是不好察覺。”隨後記者查閱《天津市無障礙設計標準DB29-196-2010》瞭解到,對於盲道觸感條規格是有具體要求的,其高度應在4到5毫米。
專家觀點 保盲道暢通 需嚴格監管
對於部分盲道不暢,記者將問題分別反饋至相關部門。但記者調查發現,盲道從設計到施工直至最後的維護,都有不同的負責單位。換句話說,有單位負責出設計圖紙,有單位負責施工幹活兒,而道路建成後,後期還有單位負責修建電話亭、公交站等設施,由於各部門只負責自己管轄的工作內容,盲道不暢的問題最終要歸哪裏管,並沒有哪個部門給予肯定的答覆。
而市殘聯維權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盲道不暢問題逐漸得到重視,說明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心殘疾人事業,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但他同時也呼籲這些涉及盲道建設管理的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能進行更好的溝通,消除盲道存在的諸多問題。
不久前,在天津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的“天津市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論壇”上,一些長期關注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專家,對無障礙設施的修建、現狀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天津市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論壇論文集》中,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的專業人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對於無障礙設施建設需要加以持續的重視,要加強對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管理力度,首當其衝的就是城市規劃行政部門需要嚴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提出的無障礙設計要求履行職責,對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不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杜絕“問題盲道”的出現。
鏈接
盲道設計有標準
在2010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天津市無障礙設計標準》中,對於盲道設計規範有着明確的說明,比如:盲道應連續,中途不得有電線杆、拉線、樹木等障礙物;應避開地面及高度在2.00m以下空間範圍內的障礙物;行進盲道設置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力障礙者安全行走和順利達到盲道終點或無障礙設置位置;弧線人行道的行進盲道應與人行道走向一致;對於公交車站提示盲道設計《標準》中規定,在候車站牌近路邊一側設置提示盲道,其長度宜爲4.00m-6.00m,人行道中有行進盲道時,應與公交車站的提示盲道相連接。記者王玥實習生李澤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