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者對話專業助盲志願者小組關懷備至數量不多
盲人需更多愛心做“眼睛”
編輯動機
今年的國際盲人節前夕記者瞭解到,目前本市持有《殘疾人證》的視力殘疾人接近2萬。視力上的障礙,讓他們在生活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困難,特別是需要出行的時候,更需要一雙眼睛來幫助自己。本市有着比較完善的志願者服務體系,爲殘疾人服務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甚至有專門爲視力殘疾人服務的志願小組。但在志願者隊伍中,這樣的“專業隊伍”數量並不是很多,他們的服務也不可能滿足每一個視力殘疾人的需要。稿件統籌鄧晶龍周白石
記者從天津市青年志願者協會了解到:目前,本市註冊的青年志願者有21萬。助殘是志願者服務的重要內容,而志願者提供服務,也是通過社區、單位、學校的志願者組織,與殘疾人組織對接。如:殘聯、特殊教育學校、社區居委會等機構“對接”,向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幫助。對於視力殘疾人的服務,有些志願者組織特別設立了“助盲小組”。但是,目前全市並沒有一個完整的統計。志願者在服務的過程中,也時時體會着殘疾人生活中的艱難以及他們樂觀的態度,他們渴望與人溝通的願望也是非常強烈的。
天津中醫藥大學的青年志願者組織在2009年成立了助盲扶盲志願服務隊。現在,有30多個學生經常參加“助盲服務”,志願者馬鈺緩現在就經常爲一個叫許躍的視力殘疾人服務。許躍和他的妻子都失明瞭,他們在生活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出門。所以,小馬就成了他們出行時的“眼睛”。小馬說:“我會經常陪他們去超市買生活用品。對於普通人來說,超市是便利的。可是,對於眼睛不好的人,逛超市是痛苦的,因爲那麼多的物品,那麼多的顧客,他們要安全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有人幫忙。我帶他們去超市,有時光顧着幫着挑東西,忘了照應他們,他們站在通道上,有人就會很不客氣地說‘別擋着道兒,沒看見啊。’當然對方是無心的,可是,他們聽起來還是非常難受。盲人買東西習慣了要摸很久,聞很久。就會有顧客或是工作人員不滿意,有的人還會說些不好聽的話。我想,應該對他們理解,如果遇到有視力不好的人購物,應該伸出手幫一把。幫他們念一下價格,說一下品牌,甚至幫忙念一下說明書,對於他們來說您的‘一語之勞’都是有用的。”
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青年志願者們也有一個專門爲視力殘疾人服務的隊伍,他們陪盲人去看電影,把電影的內容講給盲人聽。更多的時候是去天津視力障礙學校給學生們帶去快樂。志願者王笑梅說:“孩子們看不見,他們喜歡世界上一切美好的聲音。所以,他們愛朗誦、愛唱歌。我們就經常帶去這樣的節目,還給孩子們舉辦朗誦比賽。在我們服務的時候,有一種感受,就是眼睛看不到的視力殘疾人,他們的心是明亮的,他們渴望與人溝通,他們能感受到他人的微笑。”
視力殘疾人在出行的時候,有一根“馬杆兒”,手裏有了它,就有安全感。但是,他們更需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來幫忙,需要有愛心的人“借”他們一雙眼睛。記者任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