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賈布里勒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該國前領導人卡扎菲已在當天執政當局武裝攻佔蘇爾特的戰鬥中被抓獲,隨後因傷重不治身亡。關於他的死因,出現了幾種說法。分析稱,卡扎菲的身亡並不意味着利比亞就此“萬事大吉”,相反,目前的執政當局面臨的是更爲嚴峻和複雜的挑戰。
綜合新華網、中國中央電視臺以及外媒報道,關於卡扎菲的被捕和死因,出現了幾種說法。
死因
說法一傷重身亡
阿拉伯電視臺報道,卡扎菲被捕後身受重傷,被送往醫院的過程中死亡。利比亞過渡委官員也表示,當局士兵在卡扎菲頭部、腹部及雙腿中槍受傷後曾欲搶救,但卡扎菲仍因傷勢過重死亡。
說法二槍戰被斃
利比亞過渡委首席談判官阿卜杜拉肯希爾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卡扎菲與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發生交火,被過渡委士兵打死,北約軍隊沒有參與這一過程。他說:“是利比亞人民和利比亞武裝力量獲得了榮譽。”
暴露
說法一出逃遇襲
由於利比亞全國過渡委武裝攻打蘇爾特,卡扎菲在當地時間20日上午乘車突圍。北約發現由五六輛車組成的突圍車隊,儘管不確定卡扎菲是否身在車隊之中,仍然向車隊發動了攻擊。空襲炸死十多名卡扎菲支持者,卡扎菲也在空襲中被炸傷,兩腿傷勢非常嚴重,隨即被利比亞過渡委的士兵抓住。一名軍官稱:“他的頭部也被擊中,許多人向他開火,他死了。”
說法二部下出賣
利比亞執政當局武裝新聞官優素福薩拉比說,一些被俘者透露了卡扎菲及其當政時期的情報部長及總參謀長等人的藏身地點,當局武裝隨即對這些地點展開搜索。
來自米蘇拉塔的“猛虎部隊”逮捕了卡扎菲,卡扎菲腿部中彈。
說法三醫院落網
外電稱,受傷的卡扎菲進入一輛救護車準備逃離蘇爾特,隨後,北約戰機攻擊了卡扎菲的車隊,卡扎菲護衛隊隊長當場死亡。
雙腿重傷的卡扎菲被送到當地一家醫院,之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搜尋小隊在醫院發現了卡扎菲,隨即將其逮捕。
來自英國廣播公司與英國《每日郵報》的消息說,當時,在蘇爾特前線的利比亞執政當局指揮官表示,卡扎菲被活捉時藏在地洞裏,曾高叫“不要開槍”。
卡扎菲身亡是必然結局?
內有民意對立,外有北約槍炮,再加上卡扎菲的倔脾氣,“內外交困、死路一條”是卡扎菲已經確定的宿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分析指,隨着戰局的發展,利比亞交戰雙方力量懸殊進一步加大,卡扎菲被打死,可以說是“胳膊扭不過大腿”的必然結果。在利比亞全境的絕大多數地盤已被“過渡委”武裝佔領的情況下,卡扎菲支持者早已被逼入牆角,無路可退,加上北約持續空襲轟炸,忠卡勢力被打敗,是意料中的事情。
此外,由於利比亞的幾個鄰國,如尼日爾、阿爾及利亞等在利“過渡委”和西方國家施加強大壓力的情況下,都已表示不接受卡扎菲本人到本國流亡,這就切斷了卡扎菲的後路。除向“過渡委”投降、四處躲藏、以死相拼這三種方式之外,卡扎菲沒有別的出路。
人們也許會問,卡扎菲爲什麼不選擇投降?據新華網的報道,這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投降不符合卡扎菲的個人性格。事實上,卡扎菲一直心高氣傲,從戰爭一開始他就宣稱要戰鬥到底,直到最近還沉湎於扭轉敗局的幻想之中。但是,戰場不相信口水,實力纔是決定因素。二是投降也不一定給卡扎菲帶來善終,在內戰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的背景下,如果他選擇投降,“全國過渡委員會”要麼在國內審訊他,要麼把他送到國際法庭。無論在哪兒受審,他可能都是凶多吉少。
卡扎菲生前也多次通過電視講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他否認逃往鄰國接受庇護,並數次強調自己會在利比亞這片生育他的土地上戰鬥到底,以死“殉道”。
國際表態
呼籲當局保持克制不要報復
在卡扎菲42年的政權倒臺後,國際社會紛紛對此發表看法。從今年3月底開始就一直對利比亞進行大規模軍事幹預行動的北約表示,將與聯合國及利比亞執政當局“全國過渡委員會”(以下簡稱“過渡委”協調,不久後結束北約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
北約祕書長拉斯穆森要求利“過渡委”,不要對親卡達菲的人進行報復,在處理效忠卡達菲的部隊時要“保持克制”。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的死亡是利比亞的歷史轉折點,利比亞國家還面臨多重困難與挑戰,利比亞人民必須從此團結一致建設一個新國家。
潘基文指出,世界必須現在就意識到,擺在利比亞及其人民面前的道路仍然非常困難,並且充滿挑戰。他指出,利比亞只有通過民族團結與和解才能實現美好的未來。所有各方的戰鬥人員都必須和平放下武器。這是恢復與重建的時刻,是發揚慷慨精神的時刻,而不是報復的時刻。
翻開“新篇章”建設“新國家”
美國總統奧巴馬20日表態稱,卡扎菲之死標誌着利比亞人民將翻開歷史的新篇章。
奧巴馬發表聲明說,長達40年的卡扎菲“鐵腕”統治結束,利比亞人現在肩負着建設一個民主國家的重任。他說,卡扎菲之死終結了利比亞人長期的痛苦,利比亞人有機會建立“民主、寬容的國家”。
奧巴馬還說,美國盼望利比亞執政當局正式宣佈全國解放。
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表評論說,這是紀念所有卡扎菲暴政下犧牲者的一天,利比亞人民現在有更多機會建設自己未來民主的國家。
卡梅倫還稱,他爲英國在帶來這一結果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驕傲,並向解放自己國家的勇敢的利比亞人民致敬,“我今天想說,我們將會幫助他們,與他們一起工作。”
法國總統薩科齊表示,利比亞由此正式開啓和平進程。法國外交部長朱佩也對“在利比亞42年的暴政被終結”表示歡迎,並稱法國爲幫助利比亞獲得自由感到“驕傲”。
在利比亞持續了7個多月的衝突中,英法兩國主導了北約部隊打擊卡扎菲武裝的行動。
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利比亞有一個和平的新開始。利比亞的前殖民統治者意大利也在當天做出表態。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宣佈,“利比亞戰爭結束”。
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範龍佩20日稱,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之死“代表專制統治時代的結束”。
範龍佩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索的聯合聲明中還說,卡扎菲被襲身亡的消息意味着利比亞人民已經結束了遭受了太久的壓抑。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期待利比亞各政治派系和部族能就未來權力安排達成共識。
非洲聯盟(非盟)20日呼籲利比亞執政當局接替原政權在非盟的席位。
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專員拉馬姆拉當天在亞的斯亞貝巴對媒體說,從今天起,利比亞可以恢復其在非盟及其下轄各個機構的活動,非盟邀請利比亞執政當局接替卡扎菲政權的席位。
非盟於今年8月26日取消了利比亞的成員國資格,並對利比亞實行制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