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章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於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於探索符合本國國情和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通過艱苦努力,中國找到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構建一個繁榮、和諧的國家,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以科學發展觀來統籌經濟發展和各種社會關系,強調經濟發展既要重『速度』,更要重『質量』,以實現經濟社會全面、持續和協調的發展。
文章在回答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的問題時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經濟及社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得到顯著提昇,但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並不是威脅。文章說,在開展對外關系方面,中國始終奉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這些原則在與非洲國家的交往中得到很好體現。中國將繼續深化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友誼,幫助非洲國家實現自主發展,維護非洲國家正當權益和共同利益。文章說,和平發展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和富民強國、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的戰略抉擇。中國將堅定不移沿著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
文章指出,盡管中國在經濟總量及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中國要發展成為發達國家尚有很長的路要走。據統計,2010年中國人均GDP剛超過4000美元,這個數字不僅低於赤道幾內亞人均GDP的三分之一,也不及美國人均GDP的十分之一。目前,中國仍有1.3億人日均生活費低於1美元,有1000萬人無電可用。此外,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僅面臨資源短缺及環境惡化的挑戰,同時在布局方面也存在結構性問題。因此從各方面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鄧波清大使在文章最後說,中國政府於今年3月確立了『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他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濟今後5年內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中國自身的發展也將促進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