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慢性壓力伴隨崗位
『職務安全感』容易缺失
記者:乾部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許燕:乾部心理問題的出現,有環境的原因,也有個體的原因。總的來說,環境的原因起主導作用。就大環境而言,社會快速變化成為一種時代特征,這種變化導致人們對未來的期望和預測把握不准,人的安全根基消解了,當一個人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壓力。就官員而言,首先是對自身職務安全感的缺失。相對而言,官場風險性非常大,乾部在工作當中更加小心謹慎,不能說錯話,更不能做錯事,稍不注意可能就會丟失職務,領導乾部也因此常感到『高處不勝寒』。其次,官員的壓力疏導渠道相比普通人更少。老百姓有壓力時可以傾訴,而官員則不可隨意多語,因此他們將自己封閉起來。這種心理疏通途徑的堵塞會進一步增加其內壓,損害身心健康。所以,官員必須內心力量很強大,纔有可能不被摧垮。
實際上,經過優選出來的乾部已經具有較高水平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但是,隨著職務的昇遷,他們面臨的問題比一般人處理的問題更復雜,難度更大,心力消耗更多。
社會缺乏科學共識
心理問題不是心理異常
記者:目前對於官員心理危機的乾預,總體效果如何?
許燕:並不理想。當前社會上對心理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把心理問題等同於心理異常。出於對職位的保護,官員往往不肯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弱點。怕被人知道自己存在心理問題,他們不願去尋求外部的專業援助,不敢公開去外部的專業機構減壓。但是,有一些官員會托朋友關系,悄悄去諮詢;還有通過電話、網絡這種具有隱秘性的方式來進行諮詢,以期能夠減輕壓力,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但僅通過與專業人士聊天,這種方式的指導還是很不夠。
目前來看,對心理問題社會上缺乏一個科學的共識,在這一問題上官員們就會很小心謹慎。之前,北京某部門的領導曾設想成立一個專門針對乾部心理問題的心理諮詢機構,但最後卻因各方面條件不成熟而不了了之。
個體健康也需關注
應當提供心理康復時間
記者:外部應采取些什麼措施來幫助克服與解決官員乾部的心理問題?
許燕:可以嘗試從組織、人際與家庭環境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組織關懷。以往的組織環境,過於注重高效率,而忽視了個體的健康。現在的健康型組織要求,在提倡高效率的同時,也要關注個體健康,比如公務員強制性休假制度和培訓制度等。工作是做不完的,人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要給高壓力的官員們心理康復的時間。
此外,我認為官員的培訓學習很有必要。學習培訓的過程中,暫時脫離了工作崗位和環境。有團隊拓展活動,又有對新知識的講解,既是對參與培訓的官員身體的恢復,又有對其知識的補充。這種充電也能夠使他們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更加輕松自如的解決新問題。
在人際方面,應當建立一個充滿友善的工作與交往環境,並在家庭和朋友中尋求理解支持。家庭關系當然是不可忽視的,前面提到的深圳公務員打罵父母事件,就是這方面一個極端負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