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本市進入歷史上文化設施建設最多最快的時期。
截至目前,濱湖劇院、小白樓音樂廳、天津藝術職業學院、楊柳青年畫博物館等一批標誌性文化設施相繼建成。電影藝術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曹禺故居紀念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等成爲文化設施新亮點。作爲全市最大的綜合文化設施,文化中心將於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天津文學館、天津畫院等一批文化設施正在緊張建設。
“十二五”期間,本市不斷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啓建百餘項公共文化設施,原址重建天津河北梆子劇院,改造中國大劇院、張園等,加強羣衆藝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和區縣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改造,並向社會免費開放,努力創建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示範區。
天津文學館將展經典著作
2300平方米展覽中心建成後免費開放
納入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工程、作爲本市文化惠民的一項重要舉措,天津文學館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將於本月底主體完工,明年建成投入使用。
天津文學館坐落於西青區中北鎮侯臺村,總建築面積爲1.4萬平方米,一期建築面積7184平方米,主要建設展覽中心、文學創作中心和行政辦公樓以及附屬設備用房等,共3棟樓,爲二層樓。連日來,施工單位高標準、嚴要求,進行精心施工,努力把項目建成精品文化工程。
據介紹,天津文學館建成後將極大地改善廣大作家的工作條件,爲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提供優良場所。更重要的是,天津文學館建成後將具備文獻手稿的收藏、展示、查閱和研究功能以及文學創作活動、會議、辦公等功能。文學館內新建2300平方米的展覽中心,建成後免費開放,將展出本市及國內重要作家的經典著作,屆時市民將欣賞到高品位高質量的文學藝術作品。
天津畫院集創作展覽研究爲一體
展示天津高品位文化藝術
作爲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建設工程,天津畫院目前開始地上二層施工,將於本月20日實現主體完工,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將成爲天津展示高品位文化藝術的對外交流窗口。
天津畫院坐落於西青區中北鎮侯臺村,緊鄰天津文學館。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一期建築面積7194平方米,共8棟樓,主體二層,局部三層。主要建設展覽中心和美術創作中心。建成後將集書畫創作、書畫收藏、展覽、交流、藝術研究、辦公等功能於一身,給畫院藝術家提供一個良好的藝術創作和研究的平臺,爲繁榮本市文化事業、傳播先進文化、實現和維護人民羣衆的基本文化權益提供重要載體。同時,依託這個陣地,發揮其綜合社會功能,使之成爲天津繪畫藝術創研中心,展示高品位文化藝術,成爲天津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窗口,進一步繁榮本市文化事業。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原址重建
唱唸做打豐富羣衆文化生活
有着50多年曆史、國內頗有影響的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將原址重建,完工後將爲廣大戲迷奉獻精彩劇目,進一步豐富羣衆文化生活。目前項目正在積極進行前期工作,將於近期開工。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成立於1958年7月,前身是由天津復興劇社轉建的天津市河北梆子劇團。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小百花劇團創造了天津河北梆子空前的輝煌,多次爲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貴賓演出,聲名遠播。如今每年演出200餘場,深受羣衆歡迎,成爲國內觀衆喜愛的地方戲藝術院團。
由於該院年久失修,本市落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要舉措,決定重建大修河北梆子劇院,利用劇院原址(河西區佟樓三合裏111號),重建0.6萬平方米綜合業務樓一座,佔地1400平方米。該院繼承和發揚老一代藝術家優秀傳統,不斷創新發展,目前正在積極編排系列優秀劇目,唱、念、做、打、舞盡展風采,絕招特技滿臺生輝,繼續爲羣衆展示河北梆子劇目風采。
採暖消防改造更新完成
平津館明年元旦重新開放
備受關注的平津戰役紀念館大修改造工程,目前完成採暖、消防設施改造更新,計劃明年元旦重新開放,爲廣大羣衆營造優美、舒適、安全的參觀旅遊環境。
1997年落成的平津戰役紀念館,開館至今14年來接待國內外觀衆700多萬人次,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紅色旅遊景區的功能和作用。改造工程今年8月正式動工,原暖通系統舊設備設施完全拆除,新地源熱泵系統鑽孔300餘眼,消防系統、暖通系統等目前完工,裝修裝飾工程進入尾聲。大修期間可訪問平津戰役紀念館網站www.pjcmm.com,進行網上參觀。(記者雷風雨實習生唐譽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