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初,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江蘇如東縣『中國長壽之鄉』稱號。至此,由該會評選的全國『長壽之鄉』已達21個,其中江蘇省4個,即如皋市、太倉市、溧陽市和如東縣,江蘇省也成為獲此稱號最多的省份。(11月16日《新華日報》)
『長壽之鄉』全國有多少?21個,看起來不多,但是,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江蘇還有5個縣正聯系申報中國長壽之鄉,其他省還有十幾個在排隊』,可以說,『長壽之鄉』遍地開花的出現恐怕就是可能的。
盡管中國老年學學會聲稱『收費,並不影響我們評審的權威和公正』和『數據紮實,程序嚴謹,專家主導和信息公開』。但是,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山東萊州市土山鎮深陷農藥化工污染之困,近幾年死於癌癥的人明顯增多,煙臺市人民醫院醫生證實超出癌癥發病率正常水平數倍以上,近幾年收治這幾個村的癌癥患者明顯增多。但萊州市於兩年多前被命名為『長壽之鄉』,這種尷尬的對比,讓我們看到了什麼?『長壽之鄉』真的很公正嗎?那些排隊申報者真的是奔著讓公眾長壽、健康的目的而去的嗎?這是一個很值得懷疑的問題。
『長壽之鄉』出現了癌癥村是對『長壽之鄉』評選的諷刺,似乎也從側面證明了『長壽之鄉』評選的不靠譜,而那些排隊者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恐怕就很明顯了——他們看重的不是人們的真正長壽,更不是對老人的呵護,而是用來作為宣傳和炫耀的『長壽之鄉』牌子。
天增歲月人增壽。讓老人活得健康、有尊嚴和有樂趣,應該比是否獲得長壽命名更加緊要和更有價值。文/舒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