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父親抱怨家庭陷入困境,而一邊的熊婷突然向父親豎起拇指:“爸爸你真的很棒。” 。 |
她,是一個20歲的女孩,兩年前考上貴州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多次拿到獎學金,是父母和鄉親眼中聰明能乾的乖乖女;可如今,她不僅連筆都拿不穩,每走一步還得用手扶著牆;語言功能逐漸喪失,和父母交流全靠一部老式手機打字。
他,44歲,是一個打工的木匠,原本對女兒視如掌上明珠,疼愛有加,現在,卻成了鄰居眼中的“惡爸爸”,多次對女兒說出“你去跳橋死了算了”等話語,而女兒也在手機上打出“我恨你”來回應。
她患的究竟是啥病?這對親生父女,真的反目成了仇人?
>>她這樣求助
她叫熊婷,梁平縣蔭平鎮雙寨村人。11月16日,無法說話的她通過QQ向重慶晚報新聞熱線求助,稱自己2009年上大學後,得了一種怪病:腿腳開始不太靈活,走路常常跌倒,說話很費力。今年5月,自己的病情逐漸嚴重,在沒有支橕物的情況下,已無法獨立行走,說話也只能發出“嗯”、“啊”聲,成了一個“廢人”。
她在醫院做了多次檢查,中藥西藥吃了一大堆,卻始終查不出病因。“家人現在差不多已經放棄治療了,爸爸還經常叫我去死,有誰能幫幫我?”求助信息中,熊婷透露出強烈的求生渴望。
>>他這樣回答
昨日中午,在江北區大石壩下石門586-7號的出租房中,重慶晚報記者見到熊婷和她父親熊簡平。熊婷一家三口租住在面積僅10多平米的破舊平房中,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
“女兒信息裡說的那些話,都是事實。”熊簡平說,他眼睜睜看著女兒從一個正常人,變成如今無法正常交流、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廢人”,始終難以接受;為是否繼續給女兒治療,他和老婆幾乎每天爭吵。
“我為什麼不能恨她?好好一個家,因為她,全毀了……”熊簡平流著眼淚說,好幾次看到熊婷站在原地半個小時,一步都不能動,他就忍不住發火,衝著她大喊:“你去跳橋,死了我們都早點解脫……”
說完這些話,熊簡平伸出拳頭,使勁砸向堅硬的水泥地。沈默良久,他纔緩緩開口:“每次逼她走路,我心裡比哪個都痛。但她要是不鍛煉,肌肉就會萎縮。二十年後我老了,誰來養她?”
>>她這樣生存
熊簡平說,女兒兩歲時,他就到外地打工掙錢,目前在大石壩一建築工地當木匠,老婆在盤溪市場當“棒棒”,兩人每月收入有五六千元。但因女兒患上怪病,家裡不僅沒有錢,還背了4萬多元的債。
因為不能說話,熊婷幾乎24小時手機不離手:餓了,她在手機屏幕上打出“我想吃面條”;在家摔了,趕緊用手機給爸爸發短信。
休學回家後,為發泄心中的難過,她喜歡站在窗前發出“啊啊”的喊叫聲,常嚇得過路鄰居抬頭張望。偶爾出門,她必須得扶著牆。
熊簡平說,如果步行距離超過3米,熊婷就得找准前方一個能扶的物體,踉踉蹌蹌地撲上去,“好多人見她走路的樣子都害怕。”
>>她是怎麼了
熊簡平說,女兒從小聽話,7歲就會煮飯、洗衣、上山打豬草,學習成績也好。沒想到,2009年,女兒高考完的一天,在老家突然摔了一跤,當時並沒發現異常。隨後,女兒到主城過暑假,他發現女兒有點端不住飯碗,說話時嘴還有點歪。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面癱”,讓做理療。
熊簡平付不起高昂的理療費,便帶女兒到一家民營醫院紮了半月針灸。見女兒逐漸好轉,他便放心讓女兒去貴州上大學。
後來,熊簡平漸漸發現不對勁:每次給女兒打電話,她都把電話拿給同宿捨的同學,讓她們跟自己說話。一問纔得知,女兒說不清楚話了。
2010年寒假,女兒連路都走不穩了,在同學護送下纔上了回重慶的火車。熊簡平趕緊帶女兒到主城各大醫院看病,從腦外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到眼科,檢查做了,卻沒有醫生能說出熊婷究竟得的是什麼病。
今年5月,熊婷已無法正常上學,被迫休學回家。
>>她恨父親嗎
采訪中,熊簡平幾度流淚。看到父親傷心,一旁的熊婷急得不得了,使勁衝熊簡平擺手,嘴裡還發出“嗚嗚”的聲音。經過熊簡平翻譯得知,原來熊婷說的是“不”,是叫父親“不要哭”。
重慶晚報記者給熊婷遞了一張紙巾,她卻馬上把紙巾遞向父親,讓他先擦。
隨後,兩人演示了他們平日是如何鍛煉的:熊簡平在前,熊婷扶著門站在他身後,熊簡平嘴裡喊著“抬,放,抬,放”的口令向前邁步,熊婷吃力地跟著模仿。每當熊婷的步子走得比上一步穩,熊簡平都會豎起大拇指。
“這是我們之間的暗號,意思是你能行。”熊簡平說,像這樣的鍛煉,他和女兒一直未間斷,“嗓子不知喊啞了多少次。”
在熊婷的QQ空間中,重慶晚報記者發現,幾乎有一半的日志內容都是關於“父親”。其中一篇日志中寫道:“我曾經很恨爸爸,覺得他對我沒有耐心,但現在我能理解他,他是個很好很好的爸爸……”
熊婷有一個繪畫本,裡面有她兩月前自己畫的一幅畫:一個穿著長裙的美麗女孩,旁邊歪歪扭扭寫著她自己的名字“熊婷”。
“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重慶晚報記者問。面對提問,熊婷臉上充滿微笑,認真在手機上按出這樣一行字:“我做夢都想好起來,然後去搞慈善。”
她患的什麼病叫“肝豆狀核變性”
癥狀似帕金森,患者多為年輕人
在近日西南醫院的專家會診中,熊婷的怪病終於得到確診:肝豆狀核變性。該院神經內科醫生胡俊介紹,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主要因銅藍蛋白合成不足和膽道排銅減少,導致銅在體內過度蓄積而引發的,患者多數為年輕人。
胡俊說,現在,熊婷的病情已進入中期,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並堅持服藥,不能再繼續讓病情惡化,“每月的藥費估計在1000元左右。”
“目前西南醫院隨訪的病例有幾十例。”胡俊介紹,這種病在臨床上很少見,早期癥狀不明顯,有時會出現手抖、語言障礙等表現。
這種病主要對大腦、肝髒、腎髒和角膜造成損害,會引起腦損傷、肝硬化、腹水等並發癥,越到晚期,患者的死亡幾率越大。
“一旦發現,應盡早到大醫院確診就醫。”胡俊稱,曾有兩名發現較早的患者,經及時治療後已順利考入大學。因此,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帕金森病的癥狀,就要及時到醫院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