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位於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風景秀麗,總人口16萬人,其中黎族、苗族人口佔總人口的58%。保亭是海南南部的旅游重鎮,先後獲得“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最佳綠色旅游名縣”和“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三項榮譽,並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近年來,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保亭緊緊把握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個主線,在“熱帶高效農業富民和旅游強縣”的發展戰略指導下,提出了“三紅兩綠一品牌興保亭”(三紅:紅毛丹、紅荔枝、紅寶石羅非魚;兩綠:綠色生態和綠色經濟;一品牌:七仙嶺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的經濟工作思路,統籌城鄉發展,堅持“主導產業精品化,支柱產業多元化”。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打造“以冬季瓜菜和養殖業為重點的短期致富產業,紅毛丹等熱帶優勢水果為主的中期精品農業,以橡膠、檳榔、藤竹、南藥為主的長期傳統產業”為“三足”的經濟平臺,支橕農村小康發展。
在第三產業發展方面,該縣著重做好建設精品旅游城這篇大文章,把旅游業與縣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打響“七仙嶺溫泉國家旅游森林公園”這一品牌。以主動融入的姿態,緊緊依托三亞旅游圈,致力於把保亭的“綠色旅游”建設成為三亞“藍色旅游”的後花園。為此,該縣加大了縣城和旅游區的規劃管理和建設力度,加大了黎苗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弘揚,強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並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到七仙嶺旅游區開發建設,有力地促進了旅游業品位和檔次的提高,推動了保亭旅游開發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黎族歷來有嬉水的習俗,如潑水、打水仗、拋水標、打水鼓、過水橋、潛水等等。保亭七仙溫泉嬉水節就是根據黎族同胞的這些生活習俗演變而來的,它不僅是黎族傳統文化的真正體現,更是少數民族獨特文化內涵的延續與昇華,神秘而富有情調,奇特而又源於生活。保亭舉辦七仙溫泉嬉水節,旨在挖掘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向世人展示獨特的民俗風情,樹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提昇保亭旅游特色品牌。2010年全縣接待旅游人數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
檳榔谷:海南活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聚成寶庫
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游區是海南省游客滿意十佳景區和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游風景區之一,是海南省最豐富、最權威、最靈動、最純正的民族文化“活體”博物館。景區位於保亭甘什嶺自然保護區內,兩邊森林茂密,中間是一條連綿數公裡的檳榔谷地,故稱檳榔谷。景區由原住民黎村、原蚩尤苗寨和原始雨林谷三大版塊組成。
檳榔谷佔地面積369畝,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態,集觀光游覽、休閑娛樂、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多元型復合式旅游風景區。檳榔谷不僅以其宏大的規模,優秀的服務和豐富多彩的民間娛樂項目贏得了八方游客的口碑,更以其獨具韻味的原住民風情、神秘迷人的原始雨林風光風靡整個海南島。
檳榔谷執著於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全力保護以及大力弘揚,海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20個項目,檳榔谷就展示了其中10項。谷內的黎族傳統文化博物館裡,珍藏著整個海南島最齊全最珍貴的黎族各種民間文物、見證黎族發展歷程的種種器皿和圖片,是一部生動恢宏的“黎族人歷史教科書”。紡染織繡、竹木樂器演奏技法、打柴舞、黎族婦女的紋身繡面……這些瀕臨失傳的黎族傳統技藝和正在消失的文化現象,被檳榔谷人嘔心瀝血地保護著,堅持著。
呀諾達:high到尖叫的中國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
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距離三亞市區35公裡,是中國唯一地處北緯18度的熱帶雨林,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堪稱中國鑽石級雨林景區。“呀諾達”,是形聲詞,在海南本土方言中表示一、二、三。景區賦予它新的內涵,“呀”表示創新,“諾”表示承諾,“達”表示踐行,同時“呀諾達”又被意為歡迎、你好,表示友好和祝福。
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整體規劃面積45平方公裡,周邊是123平方公裡的生態恢復保護區,計劃投資39億元人民幣,建設期為六年,組織實施呀諾達雨林、藥師峽谷、生肖廣場、啪魯迪野外拓訓營、呀呀呀熱帶果鄉、達達瑟黎苗博覽以及酒店、度假村等項目。目前對外開放的“呀諾達雨林”已投資2億元人民幣,建成雨林谷和夢幻谷兩個景觀區域,以美國電瓶車、生態棧道、飛瀑索道、高品質旅游巴士環繞成18公裡長的園區通道。熱帶雨林谷遮天蔽日,流泉疊瀑傾瀉而下,年平均溫度24度,踱步雨林中,你能感受陣陣清新涼意。在這裡,你能卸下最繁雜的紛擾,穿越雨林棧道,呼吸最清新的空氣,暢享休閑的快樂時光。在這裡,你還可以看到百年古藤、千年古蕨、巨大的仙草靈芝、“冷血殺手”見血封喉等熱帶雨林奇觀。
景區以熱帶雨林景觀為主體基礎景觀,融匯“熱帶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藥文化、生肖文化”等優秀文化理念於一體,構建一個以“原始綠色生態”為主格調的高檔次、高品位、高質量的大型生態文化旅游主題旅游景區。是一個集觀光度假、體驗參與、休閑娛樂為一體、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中心,是具有國際水准的綜合性、復合型生態文化休閑度假主題景區。同時也是海南省第一個充分展示和表現海南熱帶雨林“綠色生態文化”的綜合性主題景區。
今年國慶期間,呀諾達首家主題酒店——雨林一號度假酒店開業,這家擁有23家客房的酒店,以最原生態的建築風格,隱藏在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之中,給游客享受寧靜和遠離塵世喧囂的空間。呀諾達還將進一步完善景區養生功能,開發一些游客既能參與又能體驗的項目,比如雨林SPA、雨林瑜伽、養生藥膳、森林浴、溫礦泉浴等項目。
大區小鎮:海南第四代旅游產品的發展思路
(資料圖)
“大區小鎮”是海南旅游開發中提出的一種創新發展模式,最大特點是解決遠離大城市客源市場的地區發展問題,可以通過發展旅游業,使區域農民擺脫貧困而致富,成為新農民;鄉村變成美麗的旅游地,成為新農村;農業也告別傳統的種植和養殖業,引入旅游服務業而成為新農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率先提出了“大區小鎮”的概念,並在三道鎮什進村進行建設試點。
海南旅游產品的發展,可以說已經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代旅游產品的代表是天涯海角,第二代旅游產品代表是南山,第三代旅游產品以呀諾達為典型,而保亭什進村的新農村建設可以說是在打造第四代的旅游產品。新一代的旅游產品既要讓公司發展、區域進步、游客滿意,更要讓老百姓致富,達成四位一體,這樣纔能和諧的發展旅游業。創辦農民旅游合作社,以“公司+農戶”模式,就是讓農家變旅館、鄉村變景區、村民變員工,使每家每戶以土地來入股分紅,老百姓在經營傳統農業的同時,又通過在自己家門口的旅游點打工來提高收入。
“大區小鎮”的基本形式為“大景區”+“旅游休閑小鎮”+“旅游村”。大區是具有吸引力的較大規模的觀光景區;小鎮是延伸大景區主題文化,並將其擴展為多種消費形式的休閑性旅游小鎮,同時小鎮還是為周邊旅游村提供旅游公共服務的基地;旅游村是政府支持、企業具體投資和組織運營,農民帶土地參股並在本村就業和經營的旅游村莊。這種模式發揮了政府政策支持的作用、企業的投資功能和具體經營的能力、農民的土地和勞動力的優勢,使企業獲利、農民致富。
根據規劃,保亭“大區小鎮”項目公司將遵循“文化旅游”、“生態環保”、“高端野奢”、“科技創新”四大基本規劃原則,在保亭區域內開發集生態養生、養智、養心、養身的度假酒店、體育休閑、旅游小鎮、主題景區於一體的高端生態復合型旅游主題度假社區。
保亭三道鎮什進村正在進行“大區小鎮”建設試點,這個村有50來戶200多人,目前一家旅游業公司在該村投資了8000多萬元,什進村新農村建設工作預計年底可以基本上完成。同時,保亭六弓鄉也將獲得某集團25億元的投資,按照“大區小鎮”新農村建設的思路造福近2000戶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