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澄邁位於海南島西北部,毗鄰省會海口,陸地面積2072平方公裡,全縣總人口53萬人。澄邁縣是海南島最早建制的3個古縣之一,至今已有2120年的歷史。澄邁縣北靠瓊州海峽,海岸線全長89.8公裡(含內灣線),沿海海邊風光猗麗,沙白水清,環境保護完好,是開闢海邊旅游度假景點的黃金地帶。
“青山綠水廿萬頃,十裡常逢百歲人”說的便是中國長壽之鄉——澄邁。澄邁是海南人均壽命最高的市縣之一,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澄邁全縣人均預期壽命高達75.79歲,百歲老人176人,佔總人口的十萬分之三十一點五。2009年6月,澄邁以明顯的優勢,當之無愧地成為海南省第一個、全國第十個“中國長壽之鄉”。
鄰近省會城市海口,澄邁以休閑游為依托,提出做“海口的後花園”的構想。澄邁縣旅游資源豐富,擁有濟公山旅游度假區、加籠坪熱帶季雨林旅游區、金山寺、南軒石照壁等旅游景點,登山眺望,林海綠洲景色壯觀,令人留連忘返,這些景區不僅有極高的生態旅游價值和革命史教育意義,還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澄邁縣福山鎮是海南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之一,2010年已建成咖啡風情小鎮。除了咖啡產業,澄邁還建有萬嘉果等一批現代農莊,讓人在體驗鄉土風情的同時感受田園詩意。澄邁開始有意識地把鄉村游同吃農家飯、學習勞動技術和體驗鄉風民俗相結合,把農莊游同學習種植技術、采果實、品水果相結合,把海濱游同休閑度假、游泳、帆船、沙灘排球等項目相結合,把休閑旅游同購物、品嘗風味小吃相結合,開發農家樂、漁家樂、民俗村、古村落、古街道、文明生態村、觀光采摘園、紅色旅游地、農業莊園等休閑旅游新產品。
此外,澄邁還以旅游休閑化、物流集約化、房地產高端化為方向,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大力發展休閑低碳旅游業,與西部市縣聯手打造相對於東海岸具有互補性、獨特性的旅游產業;依托歷史文化、生態文化、佛教文化等資源,開發古鎮古村古城旅游項目;打造獨具特色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提昇九樂宮溫泉等景點檔次;加快建設加籠坪熱帶季雨林生態旅游區;努力把盈濱半島建成集佛教文化、旅游觀光、體育健身、會議展覽、休閑度假、生活居住為一體的休閑度假勝地。
近年來,澄邁縣還非常重視農產品品牌的市場效應,扶持優質農產品地理資源注冊商標。已推出一大批馳名省內外的特色農產品,澄邁福橙被評為“國宴特供水果”、“全國十大名橙”和“全國最具特色農產品”,“福山咖啡、澄邁福橙、澄邁和牛、澄邁酸菜、橋頭地瓜、萬昌苦丁茶”被喻為“澄邁六寶”,無核荔枝、無籽蜜柚、黑珍珠蓮霧等特色產品因口味獨特、品質優秀享譽四方、供不應求。
澄邁還建立了面積10萬畝的海南第一個“有標識可追溯”供港澳瓜菜基地和惠民農產品出口配送基地,2009年跨2010年冬春瓜菜種植面積達17萬畝,產量42萬噸,瓜菜和水產品加工出口總量全省排名第一,達23萬噸,其中瓜菜供港澳和出口中亞五國13萬噸,水產品加工出口等近10萬噸。
澄邁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今年1月至8月份,澄邁縣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全縣完成生產總值87.86億元,佔全年計劃127億元的69.2%。預計,2011年澄邁縣全縣全口徑財政總收入將突破40億元大關。
福山咖啡風情小鎮:海南風情小鎮戰略中脫穎而出的代表
咖啡,這個帶著濃郁西方文化色彩的名詞,在中國海南省澄邁縣的鄉村,一個盛產咖啡的地方,卻演繹出別樣的風情文化。據說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應該產於北緯15度至北回歸線之間,而位於北緯19度左右的澄邁縣福山地區恰好處於這條黃金地帶之上。
福山咖啡風情小鎮,是海南風情小鎮戰略中脫穎而出的代表。海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特色旅游風情小鎮。乘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東風,海南再次提速建設風情小鎮,力爭到2020年打造50個特色鮮明的風情小鎮、100個風情村、10個旅游名鎮、20個旅游名村。風情小鎮的旅游均朝著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方向發展。海南結合實際,提出了7種風情旅游小鎮建設和發展基本模式:原生態文化依托型、民俗風情展示型、產業帶動型、大區小鎮型、主題開發型、保護提昇型和復合型。同時,風情小鎮的鄉村旅游功能,要求鄉村建設必須科學規劃旅游產品,以滿足游客的旅游需要。其中“一鎮一色、一村一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是海南確立的具有特色的風情小鎮發展道路。
澄邁縣福山鎮是海南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之一,也是海南知名咖啡品牌“侯臣咖啡”的原產地。1935年印尼歸僑陳顯彰將從印尼帶回的咖啡苗首次在這裡種植,獨特的火山紅土加上良好的氣候條件,產出高品質的咖啡豆,福山咖啡由此紅遍海南島。這裡所產的咖啡因品質絕佳、風味獨特還曾獲得“天涯珍寶”、“瓊州一絕”的美譽。
2010年11月,福山咖啡風情小鎮建成,而當年在這裡舉辦的海南島歡樂節,讓這個新建不久的充滿咖啡風情的小鎮美名遠播,引來滾滾人潮。只花了100天就建成了20萬平方米廣場、綠地和建築的福山速度,讓很多人感嘆不已。福山咖啡風情小鎮規劃范圍約76平方公裡,建設內容包括福山世界咖啡博覽園、咖啡文化主題公園、咖啡博物館、咖啡研究中心、主題酒店、咖啡加工商貿區等。
此外,除了作為旅客集散地和中心區的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廣場之外,還規劃建設9個具有巴西、意大利、牙買加等特色的世界咖啡旅游文化風情村,內設咖啡文化館、世界品牌咖啡交易街、咖啡用具一條街等,將為世界各地品牌咖啡及相關產品構築一個廣闊的貿易平臺和文化交流平臺。
據統計,在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造訪海南澄邁的游客達11.6萬人次,前往澄邁福山品嘗福山咖啡、參觀咖啡文化風情鎮的游客人數較往年大增,並呈現出當地居民、省內游客、省外游客數量同步增長的趨勢。這些游客中,僅參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小鎮、品嘗福山咖啡的游客就有6.6萬人次。
侯臣咖啡:開在高速公路邊上的咖啡店
海南侯臣咖啡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當年,創始人譚運壽在福山創辦了海南第一家以咖啡為主題的休閑莊園——侯臣咖啡文化村。公司從2011年開始從事咖啡種植至今,目前在海南省福山地區擁有250畝的咖啡種植園,通過開設連鎖咖啡廳的方式進行終端零售。多年來,侯臣咖啡在自有種植園的基礎上,采用“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不斷向農民傳授種植咖啡的技術,並收購農戶的咖啡豆。為保持咖啡的好品質,侯臣咖啡種植園采取生態種植技術,並始終堅持人工采摘的方法,每顆豆都經過精挑細選,品質始終如一。目前,侯臣咖啡已經發展成為專業從事咖啡種植、加工、銷售及咖啡廳連鎖店、酒店度假等一條龍服務的企業。
侯臣咖啡始終堅持“享受咖啡享受生活”的經營宗旨,致力於打造中國一流咖啡品牌。目前,位於西線高速公路福山出口處的侯臣咖啡文化村佔地100畝,已經發展成為集中餐酒樓、咖啡廳、紅酒燒烤廊、酒店客房、小型會議、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咖啡莊園。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步伐的加快,到侯臣咖啡文化村消費的人群與日俱增,年接待量達到50-60萬人次,節假日一天甚至高達近3000人次,不少來海南旅游的游客為慕名而來。如今,侯臣咖啡文化村以其獨有的魅力與風情,成為澄邁縣發展咖啡特色旅游的龍頭企業。
2010年侯臣咖啡轉變思路,與中國石化合作打造便捷式的咖啡廳、打造侯臣咖啡的概念體驗店。目前,有6家咖啡廳分別位於海口—三亞東線高速公路的主要加油服務區內,將海南高品質的本土咖啡原汁原味的呈現給廣大旅行者,全面提昇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服務水平與檔次。開業一年以來,接待服務量達到30萬人次左右,是人們長途旅行中難得的休閑驛站。
2011年2月侯臣咖啡儋州東成休閑小站的正式營業,標志著侯臣咖啡廳的服務半徑覆蓋整個海南環島高速路。該項目投資上千萬,佔地40畝,是集咖啡廳、中餐廳、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小站。侯臣咖啡儋州東成休閑小站將打造成為西線高速公路上的高端旅游服務項目,為廣大到西線旅游觀光的游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將咖啡廳開在高速公路邊上,這不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侯臣咖啡現任當家人譚家民卻相信,海南人對咖啡已經有了相當的消費習慣,在高速公路上駕駛一個小時後,從安全的角度而言,駕駛者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需要重新興奮起來,咖啡與高速公路的結合是天然的,這個市場無需刻意去培育,只需一定的引導。
譚家民認為,隨著國際旅游島的拉動效應初步顯現,海南島內的高速公路客流量將成倍增長,這一模式和他的品牌也將隨著旅游人群向全國傳播。譚家民表示,假如今後有實力向島外擴張,他也只做公路咖啡店。
此外,為滿足廣大消費者尤其是離島旅客對咖啡產品的需求,侯臣咖啡在不斷發展咖啡廳連鎖的同時,更是將咖啡烘焙產品的銷售業務不斷發展與壯大。如今,侯臣咖啡早已形成種植園、加工廠、咖啡廳、咖啡產品一體化管理。近年來,侯臣咖啡不斷引進國外先進加工工藝和設備,對咖啡產品的品質嚴格要求。2009年,侯臣公司與克羅地亞“古堡咖啡”公司達成協議,雙方相互代理其咖啡產品在所在地的銷售,並聯合在福山開拓咖啡種植園項目。目前,侯臣咖啡產品已發展為四大系列16個品種,年銷售額達到300多萬元。侯臣咖啡產品已成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廣大游客商務接待、饋贈親友的高端海南禮品。
紅坎嶺陶藝文化園:澄邁古窯在休閑旅游中復興
2004年5月中旬,澄邁福安窯址被發掘,這是首次在海南發現陶瓷的生產“車間”——古窯址,一共發現了4座窯爐。而從福安窯址出土的清代瓷器看出,因為是民窯,生產的多為百姓日常器物用品,整體工藝水平一般,但個別瓷器燒制得相當不錯,釉色、器形、花紋等,都較有海南地方特點,其中青花器形帶有字款、花卉圖案,還有最具海南本地色彩的青蛙紋樣。
宋代中國主要窯址分布圖、元代主要窯址分布圖和明代主要窯址分布圖,都把海南的澄邁古窯列入其中,可見從宋代開始,澄邁古窯就有不俗的表現。海南在這麼久遠的年代就有規模不小、制作水平不低、地域特色明顯的陶藝,這是海南的先人們留下的一筆難以估量的文化遺產,在強調挖掘本土文化的今天,尤其值得格外珍視。
中國是陶瓷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而海南福安窯也曾在那個遠去的年代燦爛一時。海南島是各種陶、瓷土蘊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非常優質的紫砂泥、高嶺土和陶土資源。從陶藝品燒成的情況來看,海南土質非常好,若氣溫控制得好,會產生豐富窯變的奇異效果,十分珍貴。
為弘揚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宋代澄邁福安古窯的傳統,挖掘本土文化,發展文化游,2005年開始,澄邁橋頭鎮開始陸續創立一批陶藝文化園,邀請國內一流水平的陶藝大師現場創作。
為了突破傳統陶藝的創造模式,橋頭鎮利用獨特的環境,吸引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陶藝藝術家來此創作,並免費為藝術家們提供創作所需的一些素材,希望藝術家們能將他們的一些作品,留在海南、留在橋頭鎮,從而將陶藝園打造成一座座活的陶藝博物館。
如今,橋頭鎮的陶藝文化園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前來,有的是陶藝愛好者,有的來此只想玩玩泥巴,體驗一下童年時代的樂趣。游客在園內不僅能感受福安古窯當年窯工們精心練泥、制坯、曬坯、燒窯等陶器制作和燒制的流程,還可以親自學著制作各種簡單的陶藝。作坊外的綠地上,游客還可以邊喝茶邊欣賞著各式各樣的陶藝成品,享受世外“陶”園的悠閑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