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開復與方舟子
繼曝光新華都總裁唐駿造假後,科普作家方舟子又將矛盾對准IT人士,在微博上對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擔任副教授的經歷提出質疑。對此,李開復張貼出截圖,並稱導師曾挽留自己留校。
方舟子近日表示:李開復在自傳中表示,自己僅28歲就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只要再堅持幾年就可以得到tenure(終身教授)的職位。但據其英文簡歷,他當時的職稱是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一般來說這是non-tenure track職稱,昇上去是Senior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而不是終身教授。
對此,李開復立即作出回應。李開復表示:我在1988年CMU畢業後,導師挽留我留校。一般畢業生留校是博士後(research associate),但是當時學校希望我直接進入tenure-track的職位,所以先做了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後轉換成Assistant Professor(等同職位,RCS年資都算在tenure)。
我在卡內基梅隆是Assistant Professor,此職位有資格做博士生導師和研究帶頭人,翻譯為“助理教授”會被誤解成助教,忽視博導職能;但是翻譯成“副教授”可能和已有tenure的Associate Professor混淆。所以在自傳中決定用“副教授”,但注明assistant professor,就是tenure-track,但是尚未得tenure。
卡內基梅隆大學官方網站是這麼說的:“1998年,李開復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士學位。畢業後,他接受了assistant professor的職位。”
方舟子微博:“我手上有《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第一版第七次印刷,絕對正版。書中幾處提到李開復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沒有一處如李開復說的"為了避免誤會,英文注明了assistant professor",包括李開復說的那一頁(圖)。”
方舟子微博:“據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的職稱手冊http://t.cn/Syb96C ,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相當於助理教授,但屬於非終身體系(non-tenure track),不可能得到tenure(終身教授)。李開復1990年論文簡介還是Research Computer Scientist,莫非在當年轉成終身體系的助理教授,然後就離開大學了?”
李開復回應方舟子先生的“若乾不實”